“噗通!”
刚才进去禀告的弟子一下子栽倒在地,满脸冷汗,脸色发白。
他这是被吓的,说明内心不够正……或者干脆说,内心有鬼!
很多心思不正的人,在儒家弟子面前都会感到拘束,甚至畏惧,就是因为儒家弟子的心正!
伏念不满的扭头看了那个弟子一眼,这才惊叹道:“浩然正气,没想到小师叔居然养出了浩然正气……如此,伏念也就放心了。”
……
并不是说所有的儒家弟子都能养出浩然正气!
事实上,自孟子以后,儒家还没有谁能养出浩然正气的。
这个时代的儒家还只会讲“仁义礼智信”,没有完整的是非善恶观,在这种情况下,孟子能从内心的良知来认识善恶并且坚守,养出自己的浩然气,称“亚圣”一点都不为过。
因为真正的圣人,是无悲无喜,无善无恶,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后世很多人都喜欢孟子而不喜欢孔子,就在于此。
孟子有义气,但不是普通的匹夫义气,也不是书生意气,而是从内心“良知”中坚守自己心中的操守正义而来的正直无私!
每个人对“正义”的定位都不一样,因为事物都有两面,正义没有绝对。
孟子的“正直”,是在良知的基础上认知的“义”与“道”!
也就是说,在内心没有任何私欲的前提下,良知所认可的“正直”!
同样也是王阳明心学中的“无善无恶心之体”,“知善知恶是良知”!
本心保持天理的无善无恶状态下,坚守自身的良知。
就连荀子之前也没有养出浩然气,而是在接受了高景的“心学”后,才逐渐慢慢转成浩然气。
说孟子为“侠儒”也不为过。
现代人受武侠熏陶,谁的心中没有一点“侠”气,没有一点“不平”气?
再加上高景在入了“定”境后专研心学,又有别样的领悟,养出浩然气也不奇怪。
……
原本高景以为,伏念最多给自己准备一匹马,一点盘缠就差不多了。
没想到伏念居然给高景准备了一辆马车!
虽然不算豪华,但足够一个人躺在里面了……所以说,这次出门还有房车。
车里还备了食物跟水,大约百金,以及一把青铜剑。
不是什么名剑,但也比普通弟子用的剑好些。
比起游历,这更像是出门旅游。
还是身份带来的便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