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爔已经检查完铁匠铺地契和邓炎一家的契约文书,没什么问题。
听闻李映萱此言,不由对她们夫妇二人刮目相看。
虽然有些纨绔子弟作风,但言传身教,皆是名门。
看问题的角度,大有学问在。
本以为想跟朱济熿交换铁匠铺会有些波折,没想到这么简单。
这倒出乎朱爔的意料之外。
“那我便提前恭喜二位,祝二位得偿所愿!”朱爔笑吟吟的开口。
朱济熿喜滋滋的道:“承你吉言!”
李映萱有些迫不及待:“爔公子,将这块宝贝玻璃镜如之前般包起来,我们便带走了。”
朱济熿亦附和道:“对对对,包起来,多加些丝绸,别磕着碰着,碰坏一点点,都不美!”
“好的。”
朱爔极为有经验,亲自帮着手下伙计,将这块玻璃镜小心翼翼的用丝绸包裹。
之后放进塞满棉花的精致木盒中。
“好了,东西倒手,我们告辞。”朱济熿道。
朱爔亲自将两人送出百宝阁。
“殿下,王妃,这块玻璃镜搬运之时小心些。”
“有棉花丝绸护住,只要不是用力摔碰,不会损伤。”
临分别,朱爔嘱咐了一句。
“晓得,晓得!”朱济熿夫妇早小心翼翼的安排手下,接过木盒,轻手轻脚的抬着回去。
就连马车都不敢放,生怕出一点点纰漏。
送走朱济熿夫妇。
朱爔便马不停蹄赶到了城南坊市朱济熿的铁匠铺。
这间铁匠铺,朱爔之前便来过。
借故打造铁器,了解邓炎的事情。
熟门熟路找到铁匠大师邓炎。
邓炎年纪约莫四十来岁,正值壮年,长得颇为健壮。
面貌粗犷,因为常年打铁的缘故,脸色泛红。
见到朱爔,邓炎颇为高兴,赶紧放下手中的活计,过来相见。
“见过爔公子!”
在邓炎看来,这位贵公子慷慨大方,为人和善,不拿架子。
他是很愿意跟这样的人打交道的。
“邓大师,咱们又见面了!”
朱爔微微一笑。
“公子这次要打造什么铁器?”邓炎问道。
朱爔拿出铁匠铺地契和邓炎一家的契约文书,递了过去。
“我今后便是这间铁匠铺的东家了!”
看过地契和文书,邓炎不由一怔。
良久之后,才反应过来。
对朱爔深深一礼。
“邓炎,见过东家!”
朱爔扶起他来。
“嗯,邓大师不必客气。”
邓炎忙不迭将铁匠铺所有人召集过来,一一跟朱爔见礼。
铁匠铺中的匠人,大多都是和邓炎一样逃难来的流民。
邓炎两个十几岁的儿子,也在铁匠铺中当学徒。
见礼之后,所有人都向朱爔投来好奇而忐忑的目光。
大家今后的命运,便掌握在了这位年轻公子哥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