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斤味精,能用多久?”黄圭瞪大眼睛问道。
朱爔道:“像我们秦月楼和醉仙楼,生意火爆,每间酒楼一个月需要两斤味精。”
“普通的酒楼的话,一个月需要一斤味精。”
黄圭有些气急败坏。
“一个月光味精就开销五十两银子,那酒楼还赚什么钱?”
朱爔道:“生意好的话,还是能赚一些的,总比没生意亏本强!”
黄圭纠结了好半天,最后咬牙切齿道:“那卖我三斤,我试试。”
“行,你把地点告诉我,我明天给你送过去...”
于是黄圭又拿出一百五十两银子,还给朱爔。
黄圭走后,朱爔便安排手下,在这片荒山开始筹建精盐提炼作坊。
当然,最外围,依旧以采石场为掩护。
卖给黄圭的味精,亦是朱爔签到获得的配方制造而出。
不过,因为条件有限,味精很难大批量制造。
所以,靠味精发家致富,并不现实!
而且,这个年代,老百姓填饱肚子都难,不可能花大价钱买什么味精之类的调料。
唯一的用处,便是酒楼,以及卖给富贵人家,但那并不能卖太多钱!
就算是南京城,勋贵之家也有限。
味精和玻璃镜一样,销量都很容易饱和,利润会固定在一定数量上。
因此,大多数时候,味精都只是朱爔用来结交权贵的物品。
第二天,朱爔先将银子送去铁匠铺,安排邓炎和手下匠人搭建高温熔炉。
接着又去了一趟黄圭位于城北的黄记酒楼,将味精送过去。
并嘱咐他每道菜只能放一点点。
一斤味精五十两银子,即使黄圭的酒楼生意好转,也要被朱爔薅一遍羊毛。
黄圭是在变相替朱爔打工。
接下来几天,朱爔主要精力,都在栖霞山附近的盐山上。
他通过精盐提炼配方,成功将盐矿中的盐精炼提纯。
精炼出的盐,比市面上的盐更纯,品质更高。
不过大明对盐铁是管制的。
制出来的精盐,只能卖给官府。
朱爔为了不让人起疑,特意控制产量。
即使这样,这片荒山的精盐提炼作坊,每个月依旧能给朱爔带来一万多两银子的利润。
百宝阁售卖玻璃镜和香皂,加上盐山炼盐出售,再加上四海船帮,以及酒楼等产业,朱爔现在每月获利便有三万多两银子。
朱爔依旧在不断的置办产业,手中的流动资金,只有两万多两银子。
赚钱只是一方面,赚钱的目的,还是用来发展自己的势力。
等到时机成熟,朱爔有了足够的人手,足够的势力。
才能想办法大搞工业,制造火器,到海外开国。
现在除了自己赚钱发展势力,其实还有一个机会。
那便是不久之后,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靖难造反。
这场战争,朱爔若能想办法暗中帮助朱棣,立下功勋,将来便可以成为靖难功臣。
若能封个公侯之类的爵位,掌握一些兵马,那将更容易发展。
时间很快便来到五月中旬。
这些日子,朱爔一直关注南京城的局势。
五月十日,是太祖高皇帝朱元璋的忌日。
各路藩王都进京祭奠。
镇守北平城的燕王朱棣借故生病,只派了世子朱高炽和两位王子朱高煦,朱高燧前来南京城。
朱爔暗中派了两个手下,随时关注朱高炽三兄弟的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