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申时,楚皓文来到御书房学习,一名白发苍苍,神情温和,身着简朴麻衣,一眼看过去以为是一个普通的乡村私塾先生的看着站在主位之上,这正是他的另一位顾命大臣也是他的老师赵永林,二人互相行礼之后便开始了今天的学习。
“陛下,老臣先给您讲讲我大赵的历史,希望您能有所感悟。”说完,赵永林便开始讲了起来“在我大赵之前,我们所居住的土地原本是一个名为大秦帝国的国家所统治,我大赵太祖原本是秦帝国的一名县令,然而因为秦末帝昏庸无道,天下百姓苦不堪言各地起义频繁,我太祖皇帝也因为忍受不了苛政对百姓的剥削便起义军反抗秦帝国,经历了十数年的苦战,太祖皇帝终于推翻了秦帝国建立了我大赵,虽然推翻了秦帝国但因为多年的战争,但国内已经是十室九空一片衰败景象,而北方的辽国一直都想灭掉我大赵,太祖无奈,只能与辽国签订协议,两国结为兄弟之国每年送给辽国无数金银财宝,每十年还要送一位公主去和亲,当时我大赵受尽屈辱,不久太祖皇帝便驾崩,随后的孝宗,昭宗,景宗三位皇帝,都严格贯彻太祖皇帝的政策,对内发展经济,增加人口,对外继续用无比屈辱的和亲和岁贡保住和平,到了太宗时代,国库充实粮仓里的粮食堆积成山,文官不爱财武将不畏战,军队威武雄壮装备精良,太宗皇帝决定停止和亲这一屈辱的行为向辽国宣战,历经七年的战争,我大赵终于打败了北方的辽国,增加了河东,河北,辽北,漠南,北山,西北六府,辽国也分为了北辽与西辽两部分,后来北辽归附了我大赵增加了漠北郡,之后太宗皇帝又灭掉了东北的女真,设辽南乐浪两郡,南方的大理并入山南郡,南楚设江南,江西两郡,南越设南海郡,西边的西凉并入西北郡,自此我国的疆域扩大了整整一倍以上。
后面的中宗,睿宗,仁宗,庄总,英宗,宁宗,平宗七代皇帝都没有什么突出的贡献,都仅仅是持续着太宗皇帝的政策,直到熹宗的时候,熹宗贪玩好色不理朝政,朝政全部交给了奸相范泽,大量清官被杀害致使官员贪污腐败严重,军队有能力的将领被歇职杀害导致军队战斗力下降,对百姓征收重税导致百姓生活苦不堪言无奈起义,西边的西辽和北边的北蛮乘机攻打我国,导致我国辽北漠南漠北和西北郡大部分土地沦陷,直到明宗登基斩杀奸相任用贤臣才稳定局势,到了先帝登基,官场贪污之风有所改善,民生有所好转,军队战斗力恢复收复了西北郡和漠南郡的部分土地,到了思宗时期,思宗每日不理国政只爱修仙炼丹导致刚有起色的国家实力又迅速衰退,有强大战力的六支边军几乎损失殆尽,国库存银也从明宗时期的四千五百万到了三百万,直到先帝登基一切才开始好转起来,这就是我大赵立国至现在的历史,不知陛下听完有什么感悟吗?”许久之后赵永林放下了手中的书,对楚皓文问道。
“学生从老师的讲解中,感悟到了我大赵立国之艰难,先辈们为了让大赵强大起来耗费了多少的心血,为君者当以振兴国家富足百姓为己任,君者舟也,百姓水也,水则载舟亦则覆舟。”楚皓文不要脸的将天可汗唐太宗的名言用在了自己的身上,这一用可不得了,直接让赵永林对楚皓文那是刮目相看,连连称赞道“陛下能有这样的觉悟,实则是百姓之福,天下之福啊!”
宁寿宫内,一名小太监对太皇太后说着今日楚皓文上课的情形,听到楚皓文说到那句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时,笑着说到“这真的是陛下说的?”
小太监赶紧回答道“奴才听得清清的,这就是陛下亲口说的。”太皇太后笑着喝了口茶自言自语道“我大赵终是要复兴的。”便不再多说。
上完课,楚皓文一行人便前往习武殿练武,练了一个时辰,是把楚皓文弄的是腰酸背痛腿抽筋硬是被人抬着回去的。
晚上楚皓文正在睡觉,忽然感觉有人在拍他的肩膀睁眼一看,一名身着夜行衣,面容姣好的女子站在他的面前,吓的他直接坐起身大叫了起来“卧槽!你谁呀!”女子见楚皓文醒来便赶紧跪了下去说到“微臣胜威将军兮雨,拜见陛下。”
楚皓文见女子朝他下跪,便暂时安心下来,于是缓缓问道“你是什么人?大晚上的到我房间干什么?”
“回禀陛下,三品胜威将军兮雨,是为隐门门主”隐门?楚皓文第一次听说这个名字,于是问道“隐门?干什么的?”“回陛下,隐门是自太宗皇帝起创立的,我们主要职能为保护皇帝,制约贵族势力,查查官员腐败,打探敌方动向,所有一切均听从皇帝陛下的号令。”听完羽兮的话,楚皓文的内心还是比较震撼的,一个数百年前就存在的侦查组织,这也就是相当于锦衣卫的一种存在,但奇怪的是,为什么从来都没有人给他提起过这个组织“内个,兮雨同志啊,既然你们数百年前就存在了,那内些贵族不知道你们吗?”
“回陛下,隐门一直是和皇帝陛下直接联系,或者是陛下派信任之人与我们联系,而对外人来说,隐门只是皇城司的一个文职部门。”听完兮雨的一番话,楚皓文虽然是很激动自己能有这么一个秘密组织在手里,但还是保留了一丝的警惕问道“那先帝时和你们对接的人是谁?”如果是他父亲信任且能够时时传递消息的,整个皇宫也就只有莫枫了,他只要看看此人说的是不是莫枫,要是莫枫那百分之十就是自己人了。
“回陛下,先帝时期与隐门接触的,是如今的总管太监莫枫。”
听到是莫枫,楚皓文的心也就安下了许多,但还是对兮雨说到“兮雨同志啊,天这么晚了你先回去,等朕有事找你们的时候,便会让莫总管去找你们的。”
“微臣遵命!”兮雨应了一声恭敬的行了一礼后,便转身离开了宫殿。
第二日下午楚皓文正在御书房看书,莫枫走进来禀报户部尚书陈仕有事求见,楚皓文同意后,一名穿着正三品蓝色明玻璃孔雀图,腰配麒麟玉佩,皮肤黝黑,双目炯炯有神的中年男子走进了房间里。
“微臣户部尚书陈仕,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万岁!”陈仕进来对楚皓文行了一礼后,楚皓文便他赶快起来,并且让人赐座。
“不知陈尚书找朕有何事啊?”楚皓文放下了手中的书问道。
“禀陛下,昨日辽南郡守禀报,辽南六县突发洪水,数十万百姓流离失所,大批良田被洪水淹没,辽南郡已经紧急调配了十数万石粮食发往灾区,但依旧是杯水车薪,辽南郡守请求朝廷发配赈灾粮。”陈仕将奏折递给旁边的小太监,楚皓文接过奏折看了看头大不已“辅政大臣和太后是什么意思?”
“各位辅政大臣和太皇太后的意思是一样的,陛下此时还没正式登基人心不稳,如果让群臣知道了这件事情,难免不会有有心人拿此事做文章,不如先暂时将此事压下,等陛下登基大典结束之后,在对辽南发配赈灾粮。”
“赈灾粮的事情,朕看还是尽快发放吧,你们和太皇太后在商议商议,朕在民间生活了十几年,知道过那种吃不上饭的日子是什么样的,朕实在是不忍心看到百姓因为朕的原因而挨饿,只要百姓能吃上饭,就算有人拿此事做手脚,朕也无所谓。”楚皓文将奏折放下,对旁边的小太监说到“高涛,从今天起,将朕一天的费用减去两千两,将三餐减为中午一餐,所有余下的费用,全部用在灾区的救助上。”
陈仕闻言之后,感叹道“陛下仁慈,实乃我大赵之幸。”
楚皓文摆了拜手说到“没什么,这只是朕份内之事而已”
“高涛,你出去一下。”楚皓文看了眼自己身旁的小太监,让他出去后对陈仕说到“陈尚书,父皇在临终之前,给朕说过你是我大赵的支柱,是他最信任的人,让我遇事一定要听从你的见意。”
听到楚皓文如此夸赞自己,陈仕扶倒在地,恭恭敬敬的说到“陛下谬赞了,老臣昏聩怎能称的上支柱这两个词。”
见陈仕跪下,楚皓文赶紧说到“陈尚书快快请起。”
二人推心置腹的聊了一会后,楚皓文问道“朕刚来宫中不就,尚不知这朝堂是何形式,陈尚书能否给朕讲解一二。”
“回陛下,如今这朝堂共有四股势力,一个是忠于您的势力,六部中户部,吏部一部分,礼部,御史台还有皇城司和京师三大营中的飞熊营与烈骑营的部分;一股是属于丞相的势力,六部中刑部,工部,吏部一部分和三大营中烈骑营的部分和猛虎营;一股是属于太后的,为烈骑营的一部分,大理寺,最主要的是,太后的父亲掌握着北境四十万镇北军;最后一股不属于任何人的势力,是以杨老将军为主的兵部。”
“朝廷竟然有如此明确的势力划分,真的是可怕至极。”楚皓文紧锁眉头,他没有想到朝廷的形式已经严峻到了这种地步,四个势力划分明确,互相制衡“先帝生前,没有采取什么措施吗?”楚皓文不解的问道,向他父亲这样的人,应该是不会看着朝堂混乱到如此境界的,但为何没有采取措施呢?
“在先帝登基之前,朝堂之上满满都是前丞相的势力,正因为先帝生前采取了许多的措施,才灭掉了前丞相,而作为代价,便是需要几股势力的相互制衡。”看着眼前沉思的楚皓文,陈仕觉得,他真的不像是一个十二岁的孩子“其实,现在陛下您最主要的对手,便是当朝太后,太后有着很大的野心,她一心想要控制朝堂,先帝在时便想除掉她,但奈何太后的父亲手握兵权,先帝也要让他两分,便一直没有动手,如今先帝驾崩,太后必定会想要控制陛下,进而控制朝堂。”
“那陈尚书有何办法对付太后?”
“你说小皇帝召见陈仕,两人还屏蔽众人,商谈了许久?”坤宁宫内,慕容晓晓坐在主座之上,在她的旁边一名身着华丽的青年女子对着地上跪着的一名宫女问道。
宫女回答道“是的,而且高涛站在门口不允许任何人靠近,奴婢也无法靠近。”
“姐姐,你说这小皇帝和陈仕商议那么久,会不会弄一些对我们不利的事情出来。”女子紧锁着眉头,看着一旁的慕容晓晓。
慕容晓晓放下茶杯,淡淡的说到“他一个十几岁的小孩,能做出什么对我们不利事情?”慕容晓晓很放心自己的判断,楚皓文这个小皇帝只不过是一个乡下来的小孩子,不会成什么气候“不过,陈仕那个老东西,倒是需要我们防范。”但转念一想,楚皓文没有威胁,但辅助他的陈仕却是一个老狐狸,指不定会对自己采取一些行动,便对旁边的女子说到“告诉大哥,加快行动,训狗的时候总得抛出去先抛出去一块肉,看看狗的牙口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