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是贞观年间,最出名的皇亲国戚,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的大舅哥。
也就是长孙皇后的亲哥哥,长孙无忌了。
除了长孙无忌之外,其他的皇亲国戚,他还真记不住。
难不成,那六个人里头,有长孙无忌?
不可能啊,堂堂国舅爷不在长安城里头呆着,跑去牛心村这么个山卡拉干什么。
还是说,长孙无忌的其他亲戚?
比方说老婆的弟弟的远房亲戚之类?
突然,王林想起那三个大叔里,最年轻的那个说过他在朝堂里有个远房亲戚。
还是个大官!
不出意外,应该得罪的就是那个背后的大官了。
或许这个大官,就是皇亲国戚吧。
可这,到底是怎么得罪的?
想了半晌,越想越乱。
王林晃了晃脑袋,干脆不想了!
想太多也无异,船到桥头自然直,大不了一死。
反正他也是死过一次的人了,最多也就是有些可惜罢了。
怕,还真没多怕。
...
自从回京那日开始,已经过去了整整五日。
北部突厥在边境往来的次数越来越多,似乎是在打探消息。
这副鬼鬼祟祟的行迹,身在长安的李世民等人也清楚无比。
朝中事情繁忙无比,王林这个人,似乎被完全淡忘了。
立政殿。
李世民以及众心腹大臣们,正围着沙盘,讨论着有关突厥动作的事。
“陛下,如今突厥虎视眈眈,想来他们怕是早就已经将当年在渭水河畔的白马之盟,忘得一干二净了!
臣请陛下下令,发兵突厥,臣愿领兵前往,为大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说话的男人虽年近六十,却仍是一身英勇,丝毫不减雄风!
他就是如今的兵部尚书,李靖!
李世民听完后眸眼微眯,并没有立刻回答。
他又何尝不想打!
可这连年的灾荒,让本就不怎么充裕的国库,更是雪上加霜。
打仗,那可是烧钱的事啊!
身为一国之主,他不得不多做打算。
一旁的长孙无忌看出了李世民的为难,开始发挥了“嘴替”的作用。
“李将军,如今百姓连年灾荒,国库空虚,这时候打仗,怕是……”
长孙无忌说罢,长长的叹了口气。
李靖又何尝不知道国库空虚。
他也知道,国舅的话皇上并没有反驳,那就说明皇上是认可的。
但他还是忍不下这口气!
想当年,玄武门之变过后,东突厥可汗颉利听闻大唐易主,即刻便发兵南下,兵临渭水,欲直攻长安!
最后,是皇上李世民冒险亲临渭水桥,与颉利斩白马结盟,突厥这才退兵。
在此期间,李靖曾疾驰至豳州,企图邀击突厥!
但因渭水盟誓达成,只能作罢。
每每想到这件事,李靖都觉得心中不服。
倘若当初要是打下去,说不定能赢呢?
李靖越想越气,干脆将心中的不满发泄了出来、
“倘若我们一直畏首畏尾,那突厥定会觉得我大唐怕了他们!
难不成咱们要一直憋屈着向他们纳贡?还是跟前朝一样,派几个公主出去和亲?
用银钱、珍宝和女人,来换我大唐的安定嘛!?”
【求鲜花,求评论,跪求各种数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