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州宫殿
皇子们的先生戴笛,正在向州主呈上本周皇子们的考核结果。
州主:“如今正值汛期,你以水患为题,让他们作答,想法很好。”
戴笛:“丹州洪涝,年年治,年年涝,这也是州主多年忧心的。”
“皇子们跟着臣念书,也得为州主分忧。”
州主拿着案上第一本,随便打开一页,嫌弃道:“可这老五一笔烂字,狗趴着写都比他的强。”
继续看另一本:“老二主张发展农业,先启民智,让百姓学习务农的技术,道理虽然对,可是毕竟是拔得太高了。”
戴笛:“但是嫡长主的这篇文章,骈句写的漂亮啊。”
州主:“空有华丽可惜不中用。”
戴笛做为皇子的老师,表面上,对每个皇子一视同仁:“三皇子发散的倒是有点意思,他以橘生淮南为引,说农桑不能照本宣科。要顾及当地的环境,人口。”
州主:“老三最近表现确实认真不好,你看,这不认真起来,做事相当得体嘛!就是太懒。”
戴笛:“四皇子的也十分不错。”
州主:“老四办事向来十分周全,就是没有新意,不过也不错。”
戴笛:“六皇子的臣也看了。”
州主:“老六近来稳重了不少。”
“他以前病着,孤倒不曾发现他还懂这些。”
然后感兴趣的念道老六的文章:“盖神农为耒耜,以利天下。尧命四子,敬授民时。
舜命后稷,食为政首,禹制土田,万国作义。
要在安民,富而教之。“
戴笛:“他引用的是齐民要术的中的一段话”
州主:“老六是一个实干的,他居然还提到了耕民流失一事,若没有时调,是想不出这事的。”
州主挑出老三和老六的文章,交给高公公:“把这两篇文章给嫡长主,让他好好看看。”
“再把老三老六叫来!”
“是。”
一刻钟后
老三老六:“参加父亲。”
州主:“你们的策论,孤都看过了,很不错!”
一同说道:“谢父亲赞赏!”
“老六啊,你这篇文章,像是实在走访过一般,你是如何知道这些事的?”
“回父亲,是我家夫人李微告诉臣的。”
“那日我正在写戴先生出的题目,写完之后始终觉得不够完善,我家夫人看到之后说起这事。”本来内院女子不能过问朝政,但是丹州之事,可谓是人人皆知。
有关水患的事,州主也让大家集思广益。
李微:‘丹州又遭灾了啊?’
老六:‘你也知道丹州洪涝的事?’
李微:‘小时候听到过这些事情。’
‘霁州每年也偶有水患,家里雇人会挑难民去雇’
‘因为那个时候会比平时便宜三成。’
‘甚至便宜一半呢?’
老六慢慢有了更多的灵感:‘还有什么?再说说?’
李微:‘一旦遇到水患,爹娘就会把田围起来,然后把屋子和娘仓围起来。
对了,还会养狗,为的就是防止灾民枪粮,伤人毁屋。‘
老六忧心的说:‘难民遇灾外逃,天灾结束之后,回流着不到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