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宇总算知道了,为什么这世上的老年人这么好骗,因为他们实在是对于现在的高科技术的牛逼程度毫不了解,简直就是小白。
“哎呀阿姨,您可长点心吧,我不否认他后期做工确实是很用心,鉴定家如果只是通过照片看的话确实很难判断。”
“原来是这样。”赵姨喃喃道。
方宇继续解释道:
“另外,古画的墨色,是很有辨识度的。”
“我知道这个,我特意留意了一下啊!这墨色,渲染力度要更好一些嘛,那画却是达到了。”
“那赵姨您肯定没有仔细辨别。”
“啊?怎么说?”
“确实,古画的墨色非常入纸,每一笔的边缘理应有些许晕染,并且非常有韵味。但是林总的这幅画,虽然他做了一些处理,能看到他在边缘用清水浸湿过,但是这种晕染是不自然的,浮而不实。”
“天呢!原来是这样!这东西还能这么处理?这些黑心商家!说实话,这一点我还真被他唬住了!本来我当时看的时候就没发现什么问题,尤其是林成进特地拿这个点在我面前夸大其词过,所以当我看到这幅画有点晕染的感觉就深信不疑了。没想到啊……”
“另外赵姨,我想问一下,您当时给专家拍的照片可有拍全?”
“嗯……这个嘛,我当时因为重视的是这幅山水画,所以重点拍的是山水画的局部……”
“就是说,画上的题跋并没有展示给鉴定家看?”
“题跋有什么?贵不就贵在这幅画上!”
“您真错了赵姨,这题跋啊可是鉴定古画的关键所在啊!”
“啊?怎么说?”
“题跋的主要作用,在当时作画人的心理上,其实是为了记录自己做画的一些灵感、思想等等。所以它的内容理应与作画风格内容相统一。”
“我记得没问题啊,当时我简单读了一下,这幅画是山水画,其做的诗也是山水之意。”
“这问题啊,不是出在诗意上,而是作诗的字体风格上。”
“字体?”
“没错。像这种山水写意画,诗人在写题跋的时候,多采用行书、草书的字体风格。可是刚刚那幅画,赵姨您还记得是什么字体吗?”
“是……哦对了,好像是楷书!”
“没错,就是楷书。”
“可是这个是绝对的吗?”
“也不能这样以偏概全,但是要从作者整体的创作风格和艺术呈现去考虑。而这幅画……”
“我明白了!”
还没等方宇说完,赵姨立马把话抢了过去。
“难怪我总觉得怪怪的,这幅画,明明作者想表达自己豁达的心境,而题跋却显得特别收敛,这完全不贴切嘛!”
“对吧阿姨,所以啊,尤其是文物,尽管我知道您很有钱,但是买之前也一定要多做研究啊,是吧?”
“嗯是是是……小宇同志,你也太牛了吧!你简直就是专家啊!”
现在的赵姨,对于方宇的改观很大,她已经完全信任眼前这个明明很稚嫩,讲话却非常有水准的男孩。
“不过……可是……他明明给我看了杨教授亲自鉴定的结果啊?这东西还能作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