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林将纳米材料,以及太空列车科技安排下去之后。
就开始进行每周例会。
各项目组的负责人,把资料递给江林。
有两个项目组负责人提出了一些问题提。
“经过您的指导。”
“在一些难度较低的技术上,我们也能够理解、运用,比如之前在战争之前制造的各种武器。”
“但是新科技出来的速度太快了。”
“每一种都十分复杂,而且都是跨时代的产物。”
“比如太空电梯计划、星际列车计划……”
“我们或许能够明白其理论知识,可是短时间内进行量产,这是不可能的。”
“因为,每个不同的东西都需要全新的工厂、车间、生产线……”
“只是建设这些设备就需要很大的工程量。”
“所以,我们一致认为,工业模式上如果没有跨越式的突破,我们的工业化速度会陷入长时间的停滞期。”
江林听完各个项目负责人的汇报,
大致明白了他们的困境。
目前来说。
江林能够提供大量的理论知识。
也能够给他们讲解理论知识的难点。
可是,
最大的难题在于制造。
制造业的模式!
如果要量产,就需要建设生产线,等等,很多基础产业。
这是非常浪费时间的。
“给我几天时间,这个问题我来解决。”
江林留下一句话。
直接进入了研究室。
简单地说,
想要解决目前的制造难题。
有三个解决方案。
第一个方案:
解锁更高级的人工智能技术,
创造出高级的建造方面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帮助人类进行制造。
其实江林获得钢铁战衣科技之后,
就开始研究人工智能了。
可是,
一直以来人工智能的技术难题都无法突破。
第二个方案:
解锁神经技术、芯片技术、制造出量子芯片技术,将芯片植入人类大脑,成为人类的第二个大脑。
这样有任何的新知识,
都能直接通过数据传输的方式进行学习。
缺点是,
如果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人类的情感可能会模糊化。
方案三:
研究生物科技,
让人类的基因获得一次跨越式的提升。
生物科技,无疑是对人类的益处最大的,可是想要成功达到这一点。
需要消耗几百万的直播间。
短时间内,
江林无法获得这么多直播点。
……
江林摩挲着下巴。
“这怎么看都是人工智能更靠谱。”
人工智能和智能生命或者数字生命不一样。
数字生命以及智能生命都是一个完整的生命,他们想要获得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学习。
但是人工智能只是一个科技产物,
能够无限地更新换代。
可以通过更新,
让人工智能机器人学会新技术。
江林在研究室整整研究了三天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