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马指挥使司、钦天监等场所应有尽有。
这里和金陵最大的区别,其实不过少了朱元璋这个皇帝。
只要对方愿意,随时可以迁都于此,将朝廷完整地搬到中都。
“据说中都是李相国一手督造的?”,朱橚随口问了一句。
李相国乃是如今中书省的左丞相李善长,大明文臣之首。
“王爷,正是相国大人督造。”,说起这位王方仁声调都高了几分。
大明上上下下的官吏,无一不把李善长当做顶峰。
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大明宰相!
“修的确实不错。”,朱橚只是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他隐隐知道,如今大明上下的官吏,大多数都是淮西一派。
更不如说眼前的布政使和按察使,百分之百是淮西之人!
夕阳西下。
中都的官吏自然少不了准备接风喜宴。
相比于滁州城,中都城更热闹一点。
因为淮西二十四勋贵,府上来了有分量的人,不少和朱樉等人沾亲带故。
朱樉有一个侧妃是卫国公邓愈的女儿。
朱棡的晋王妃是永平侯谢成的女儿。
朱棣的燕王妃是魏国公府徐达的嫡长女。
朱橚安排好的婚事,乃是宋国公冯胜的次女。
朱桢也是如此,安排好的婚事是定远侯王弼之女。
可以说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随便攀扯两下,在坐的都是沾亲带故的亲戚。
然而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
……
喝了不少敬酒的朱橚,第二天中午才醒了过来。
“还是得少喝酒!”
从榻上醒来的朱橚,不禁扶着自己的额头,时不时有阵痛传来。
“王爷,您醒了。”
刚换班的黄景听到房内的动静,便轻声呼唤了几声。
伺候的太监都是轮班的,有白天候着的,自然也就有晚上守门的。
“拿水过来,口渴。”
“王爷稍等。”
黄景端来一壶温茶,朱橚连杯子都懒得倒,直接高高把茶壶举起。
“畅快!”
喝了大半壶之后,朱橚才感觉自己活了过来。
黄景每每在对方酒后,都会准备好一壶这样的凉茶。
这样的小习惯,他都谨记于心,就算换班也会格外交代下一波伺候的太监。
“王爷,秦王派人过来说了,今日暂且休息一日,明日一早去大营。”
黄景在一旁说着。
“明日?二哥有心了。”
朱橚点点头,他知道朱樉肯定是昨晚看他们喝得太多,怕他们起不来。
所以才暂时推延了一日。
否则今天早上,他们几个藩王就得到大营报道。
缓了一阵,朱橚自然是迫不及待地便服去中都城见识见识。
这座住着二十多万人的城池,虽不如金陵的秦淮河繁华。
可比沿路的滁州和定远要好很多。
可没走多久,朱橚就看到粮行之前,聚集了不少百姓。
买米的人络绎不绝,将米铺之前挤的水泼不开。
混乱的征兆,已然浮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