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铃声响起,他的俄文课老师夹着一份报纸一脸激动地走上了讲台。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
“咱们鞑靼村可是出了个大人物啊!”
老师大声地说着。
他开始给学生们讲冯次奥的事迹。
在攻克冬宫的战斗中如何的勇猛,立下了第一大功!
然后成为列寜同志的亲密战友!
其实,这些事儿,早就在鞑靼村传遍了。
孩子们早就知道,自己村里出了个厉害人物。
岁的肖洛霍夫一脸神往地看着窗外远处的天空,他对那个自己从来没有见过的名叫米哈伊尔.冯次奥的同乡充满了羡慕。
这个时候的肖洛霍夫,其实已经是开始展现出自己的文学才华了。
他写的文章经常被老师当做范文在课堂上念。
肖洛霍夫心想,没准,我可以把冯次奥的故事写成一篇文章。
这个时候,讲台上,俄文老师已经是在念冯次奥写的《顿河流域农民调查报告》。
一边读,这位前面脑门已经是光溜溜的老师一边赞叹着。
“这篇报告,实在是太好了。”
“这说明,冯次奥同志的心里,是真正地装着农民的。”
“希望他能够给咱们哥萨克真正做点事情。”
冯次奥的这篇顿河流域农民调查报告,在城市里反响很大。
在农村地区的反响就更加的大。
尤其是顿河哥萨克农民,都对冯次奥写的这篇文章赞不绝口。
大家都认为,若是按照冯次奥这篇文章后面的建议来搞农村改革的话,那哥萨克们的利益算是保住了。
同时,贫雇农和无地的农民,也得到了好处。
唯一不满的,可能也就是地主阶级了。
但那些可恶的地主老爷,不应该被干掉吗?
……
彼得格勒,这一天的晚上,冯次奥坐在自己房间的书桌后面。
他在看着自己系统面板上的声望值而感到兴奋。
这篇《顿河流域农民调查报告》再次让他声名大噪。
同时呢,也让他收获了很多很多的声望值。
他的声望在一天之间又暴涨了多万。
至今还在往上面跳涨。
冯次奥心想,看来,我还应该再多写几篇文章,争取多刷点儿声望值。
……
新的一天第更!读者大佬们,本书已经决定签约!会全力完本给读者一个交代的!求大佬们多支持一下啊。鲜花、评价票、月票,都不要钱的,有的话就投一下吧。只有数据的快速增涨,才能让作者打了鸡血一般写出高质量的章节来。您的支持,就是作者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