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这个名字,宝友们第一反应就是不信。
玄烨这个名字他们可是太熟悉了,就是清代第四位皇帝康熙,因为庙号圣祖所以又被称为清圣祖。
在影视剧作品中常有出现,甚至还有专门的一部电视剧《康熙王朝》,可以说是火遍了大江南北。只是只要一联想到电视剧里的那张脸,还是无法接受这个字帖是康熙皇帝的。
佛系躺平倒是没有反驳,认真盯着自己面前的字画。
喃喃自语道。
“康熙自幼好学工书,尤其喜好董其昌书法,后擅长楷书、行书,并名人推荐过馆阁体。”
“这字,要说是他的,倒是有几分相似,可以看出一些董其昌的书法痕迹,可是证据不够啊!”
佛系躺平说完,又给宝友们普及了一下文物鉴定和文物认定的区别。
文物鉴定最重要的就是年代,但是认定是需要证据。
最能证明的就是东西本身物史对版,互有印证。
比如现在考古,发现一个青铜剑,上面写着‘越王勾践’,恰好这里面还有越王勾践的印玺、壁画、墓志铭等材料互相印证。
那么这个越王勾践的身份和这把剑的真实性就能够确认。
然后就是有史料明确记载的东西。
如果还是越王剑,但是不是从考古现场发现的,而是收缴来的,但是有史料记载,并且提到了这把剑“两尺六寸长,阔三指……”
那么这个也可以证明。
比如记载中有说明有勾践这个人,但是什么都没有,那么这把剑是真是假就不好确认,只能认为可能是。
现在张辰说这个字帖是康熙帝的,就遇到了这个问题。
年代是够了,但是其他证据一个都没有。
充其量说是字体相似。
但是书画作品的古玩中,字体还真不能作为主要判断依据。
毕竟现在仿写和临摹的人太多了。
而且万一有当代的那种临摹字帖,用的笔墨都一致,根本无法辨别。
就比如现在最负盛名的《兰亭集序》,流传版本就是临摹。
不过因为用纸用墨都是按照晋代来的,一度被认为是真迹。
直到发现史料记载说这是唐代李世民让当时的书法大家采用双钩填廓的方法摹拓了几本才破案。
现在张辰说这副字帖是玄烨的,必须得有确凿的证据才行。
否则,说破天也只能是一副普通的清代字帖。
“大师,我觉得这个就没必要冒险了吧!”
“毕竟什么都没有,不好证明贴主身份。”
佛系躺平说完,示意张辰还是谨慎一些。
没想到张辰听完只是淡然一笑。
“宝友,我既然敢说,就敢确认这是玄烨的字帖!”
“听好了,这就给你们开开眼!”
(新书起航,跪求各种数据!!求收藏,求鲜花,求评价票)
<crip i="halfHi_crip">$(".").la().ala("halfHi");iou(fu(){$(".oE").la().bfor("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