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再一次打工回来了,本来还是一家人高高兴兴团聚的时候,却因为一件事情影响了一家人的心情。
大清早,妈妈将爸爸叫到另外一个屋子,悄声说道:“你这几年每年挣的不到两千,家里两个娃娃上学,家里人情世故又多,开销又大。明年九月小阴就上高中了,你在外面要加油挣钱,我们争取把两个娃娃供出来”。
爸爸急了,气呼呼的说:“我在外面一天风吹日晒的,你是不知道有多辛苦,你站着说话腰不疼,还喊我加油挣钱,你是要把我逼死哇,再说了,女子早晚都要嫁出去,读那么多书有什么用,还不是给别人家供的”。
妈妈叹了口气,没有说什么,走出了屋子。
一只脚才踏出去,妈妈就看到姐姐站在厨房门口,脸颊上吊着眼泪。
爸爸的声音本来就大,姐姐还以为他们在吵架,哪知道听到了这些话,心里堵得慌。
妈妈心里也不好受,就像针扎一样,本来想让爸爸在外面多挣点钱,一家人努力供姐姐把书读出来,姐姐从小吃的苦,学习勤奋,是个读书的苗子,不像我懒,读书靠天赋,舍不得下苦工。
爸爸说什么都不同意,家里不允许供两个孩子上学,最后必须放弃一个。
妈妈走上前,擦掉姐姐眼泪,把她拉到了客房里,“小阴,你爸爸刚才说的话,你不要计较他的,他本来就没得文化,又不会说话。这几天妈晚上觉都睡不着,你们姐弟两个成绩都可以,但是家里条件你也知道,如果你初中毕业要读高中,家里实在供不起,你弟弟又还小,如果他是老大,他不读书出去打工都可以,关键是他还小的,如果不读书又怎么办啊”。
“我知道你们就是偏心,你们都是重男轻女,眼里只有儿子,想的是养儿防老,我懂我都懂,你们不让我读书,我不读就是了,等把下学期读完,我就退学”,说完,宋雪晴就趴在床上一阵大哭。
因为上学的事情,一家人这个年过的不开心。好不容等到过完年,爸爸又背上背包外出打工,姐姐也到了开学的时候。
以前上学到学校住校的时候,姐姐依依不舍,想的是不能帮妈妈多做点家务,而这次上学,我看出来了,姐姐的心态变了,恨不得早点离开这个家,再也不要再回来。
这学期上课的时候,姐姐都把课桌擦的干干净净,将课桌上的书摆放的整整齐齐的。
同学看到,好奇的问:“以前也没见你这样过,怎么这学期变得怪怪的?”
“我哪里怪了,还不是因为要离开母校了,舍不得啊”。
月考成绩下来了,姐姐语文考了班上第一名,老师讲解卷子的时候,大大表扬了姐姐,特别是作文《怀念母校》,写的生动具体、十分感人,被老师当成范文在班上朗读了一遍。
当同学们一脸羡慕的看向她,姐姐把头低了下来,强忍着不让眼泪掉下来,当所有同学都离开教室后,姐姐趴在课桌上哭了起来。
六月份,所有同学都在忙着填着中考志愿,只有姐姐闷闷不乐。
同桌的女同学像一个百灵鸟一样,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宋雪晴,你凭你的成绩,考上我们县最好的中学肯定没问题,不像我,只能填一个镇上的中学”。
姐姐皱眉说道:“我还羡慕你呢,至少你不会为了学费发愁啊”。
当班主任收到所有的中考志愿书,发现了有一张是空着的,没有写名字,还以为是哪一个同学粗心大意的忘记了填写。当把所有班上的同学的名字核对一遍后,才发现了是宋雪晴。
想到宋雪晴平时学费都是班上最后一个收上来的,心里大概知道了是怎么一回事。但是起了爱才之心,还是将宋雪晴叫到了自己面前。
同学们看着宋雪晴出去,最后只见她哭哭啼啼的回到了教室,谁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中考考完,姐姐收拾好学校里面的生活用具,回了家。
“妈,你和爸爸不让我上高中,我也认了,你们也要答应我,我不上学可以,但是等今年完了,我准备和我的同学到广东去进厂,你也不要拦我”。
妈妈骂道,“你这个批女子,想的出来,还想出去进厂,你还要不要你的名声了”。
也许是想到自己语气说的有点重,妈妈又耐心劝道:“你看村子上的萍娃子,出去打了几年工,你知道村子上的人怎么说的不?说她在外面干些见不得人的事,现在都还没有嫁出去,村子里的人哪个不在她爹妈背后说三道四的。你出去打几年工,名声臭了,我看哪个婆家还敢要你。你还嫌我受的气不够,还想人家戳我脊梁骨哇?”
姐姐忍不住还嘴道,“反正我不想像你一样,一辈子困在这个村子里。别人说就让她说好了,反正嘴长在他们身上的,我身正不怕影子斜。你不要我出去,我就偷偷跑出去,让你一辈子都见不到我”。
姐姐的话,起得妈妈浑身发抖,骂道:“双腿长在你身上,你要走我也拦不住你,但是你出去打工是要办身份的证,你出去我就不给你办身份证,我看你能够走多远”。
母女俩谁也说服不到谁,不欢而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