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工友请注意,下面播报一条晋升消息。”
“一车间六级锻工苏宁同志,经过刻苦钻研,努力学习,于上周成功锻造出我国首批锥形火车轮子。”
“经厂领导一致决定,晋升苏宁同志为七级锻工,下月起领工资十二块三毛。”
“并号召所有工人向苏宁同志学习,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
好家伙,听到广播里的消息,工厂人纷纷倒吸凉气。
随即就炸开了锅,议论纷纷。
“这苏宁也太能了吧,他才进厂子多久,这都七级了。”
“七年,其中还有两年是学徒工,他才二十五岁啊,没准三十岁就到九级工了。”
“听说他还是单身,我老姑有个女儿二十七了还没嫁出去,没准可以和他认识认识。”
“你可拉倒吧,人现在工资那么高,还能看得上老姑娘?”
要知道轧钢厂两千多名工人,级工就那么几个,七级工不多,到七级工也算拔尖,而且基本是靠熬出来的,上一个晋升的都四十多岁了。
苏宁这才二十五,就七级工,那还不得前途无量啊!
二车间,钳工岗位!
贾东旭气得摔了钳子,脸色阴沉,因为他到现在都还是二级钳工,可别人都已经七级了。
当年的事,在院里已经成了笑话。
三车间里!
刘海中也气得不行,他当初刚进厂时就是锻工,后来嫌太辛苦干不下去,给转成了钳工。
本以为苏宁那小子这辈子也就混个一级工,谁知道这才几年,人都七级了,在往上升那还不得超过他了啊。
……
锻工车间!
“苏师傅,还是你能耐,那锥形火车轮子连级工都没办法,你还真就给锻造出来了。”
“咱苏师傅可不是一般人,拧着锤子都能敲出钢板,放古代那可是神匠。”
“可不是吗,也是苏师傅年轻,不然这次得升到九级工。”
苏宁听着这些恭维话,连称不敢当。
这年代人可不能飘了,不然脱离群众,准没好日子过。
尤其这锻工岗位,是靠小组配合,如果不合群,工作也不好展开。
“各位工友,改天得空了我请客吃酒,大家可都要来捧场啊。”
“那肯定的,咱都得给杨师傅面子。”
“苏师傅,你有事先走,工位我们收拾就行。”
“那成,我还有点事就先走了。”
正好,下班铃声响起,就跟在学堂似的。
苏宁也没换工装,拿起帆布包就出了厂子。
这地儿在东直门附近,放在后世那是妥妥的二环边上。
但如今地面上都不是全铺的水泥,胡同遍布,放眼望去都是灰扑扑的建筑,不见高楼大厦,充满了年代感,因为这才刚六零年。
他是一个穿越者,是胎穿。
但却悲剧的经历了胎中之迷。
等他记忆复苏,想起穿越前的事时,正好是秦淮茹与贾东旭结婚的那天。
原本是他家先到秦家村提亲,而他和秦淮茹已经到了谈婚论嫁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