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说唱有异于传统歌曲的易共鸣性质,代入感和心理共鸣也很强。”
苏晨在回答的同时更加详细的介绍了一下他认为的说唱的特质。
在场的各位“学生”都是在音乐方面深耕多年的专家,苏晨简单的介绍就让他们联想到更多的结合方式。
“是啊,我们可以通过押韵、踩点、配合ba,结合副歌(hook)和主歌(vr),那我们可挖掘的方式还有很多啊。”
“那苏晨老师你这边对说唱后续的延伸有什么看法么?”
又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疑惑。
“我觉得说唱作为一种新兴的演唱方式,可延伸的点还是比较多的。”
“按照现有音乐的发展,分为lSchool(复古、经典)式、GolAg(近代黄金音乐模式结合)、School(现代效果器的新潮)。”
“按照编曲与伴奏也可以发展出爵士说唱、崩拜说唱、匪帮放克、迷幻等等许多分类。”
苏晨根据前世的说唱分类大概说了几种。
台下的“学生们”一点就通,瞬间反应了过来。
是啊!这是一种新的演唱流派,可以和现有的任何演唱方式、演唱技巧、演唱流派相互结合。
不同的方式结合就会产生不同的效果,新的说唱流派将会在未来一段时间里和各种流派结合,迸发出精彩异常的火花。
苏晨接下来也不需要讲解那么多了。
简单地指点和引导之后,这些音乐大家们通过苏晨的这些引导,脑海中都有了自己不同的理解。
很快他们就激烈的讨论起来,开始了一场激烈的头脑风暴。
“说唱和曲艺结合的话应该更加契合。”
一位对曲艺方面深有研究的人发言道。
“我们不能局限于从音乐角度来研究、评价说唱流派,这样比较缺乏跨学科开拓创新的自觉意识。”
“是啊!具备跨学科研究意识,这样才能较好地阐释说唱丰富的文化内涵与存在价值。”
听了这些教授的讨论。
苏晨不禁感到汗颜。
短短的时间内,这些学者、专家已经将歌唱这种新的流派上升到了科学的角度!
我只是想扩展一下音乐领域的多样性而已,怎么还上升到了说唱研究与科学的角度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