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三国:大魏谋圣,开局迎娶蔡文姬 > 第11章 陈玄预判了孙坚预判了曹操的预判

第11章 陈玄预判了孙坚预判了曹操的预判(1 / 2)

第二天,曹操把那些狗头军师打发去做别的事务,不再参与军议。

是戏志才提出来的。

曹操与戏志才说了他心底对孟尝君的仰慕,以及对“鸡鸣狗盗”之徒的看法。

戏志才却给出了是个绝对足以说服曹操的理由。

【孟尝君盛名之下,其实难副。】

【不然,以齐国之强,据山海之盛,占渔盐之利,若得一士,当可以南面而制秦,又何须仰赖鸡鸣狗盗之力?】

【鸡鸣狗盗之徒,恰恰是真正的大才之“士”,之所以不愿意归齐的原因。】

【陈太阿有济世经国之才,鸡鸣狗盗之徒必不忿之,恐日后有伤陈太阿之心。】

曹操如梦方醒。

之后连续几日风平浪静。

起码表面上看来确实如此。

曹操仍然去问了戏志才,如何有才有可能让诸侯听从戏志才所献的那个讨董之策。

戏志才却再也想不出什么好办法来。

毕竟陈玄已经解释得如此清楚了,不会有什么好办法的。

曹操心底也清楚诸侯不会听从那计策,但曹操依旧还是去献策了。

“纵使诸侯不采纳,我曹操也不会少了一块肉。”

“而且,万一成了呢?”

“如果真成了,那董卓灭亡指日可待,天下苍生也少受些苦。”

“至少,等日后我想起来的时候,我不会后悔于当日为何选择放弃了这个可能。”

这倒加深了陈玄对曹操的认知,一个敢于尝试所有可能的行动派。

其后,诸侯的表现,验证了陈玄之言。

他们真的对讨董兴致缺缺。

惟独袁绍对曹操给予了充分的肯定。

他把曹操拉到大帐中,两个人一起痛骂诸侯各怀鬼胎。

曹操试探着问道,联军是不是断了给孙坚的粮草供给。

袁绍说粮草是袁术负责,他不了解这件事。

曹操又跑去问袁术,被袁术大骂了一顿,说这事不归曹操管,曹操悻悻而归。

诸侯们的这些表现,让曹操最终选择了不将陈玄分析出来的,孙坚将有一败的战机捅出来。

谁知道这些人里,会不会真的有人丧心病狂地将这个事情告知董卓他们?

曹操却并不愚蠢,也并没有愤怒与不悦。

而是再次从冷静之后的犹疑,变成了不可抑制的兴奋。

陈玄对大势的判断,对人心的揣摩能力,已经在这几日得到了充分的验证。

曹操对陈玄的重视更上了一层。

陈玄之前献了三策。

上策,静待孙坚两万大军被西凉军打得溃败再渔翁得利。

中策,与孙坚合作,一起埋伏西凉军。

下策,孙坚不愿合作,等孙坚与西凉军两败俱伤之时再伏击西凉军。

陈玄当然更钟情于上策。

只要能达成目的,他并不在乎孙坚的死活。

然而曹操最后选择了中策。

他与孙坚同年,孙坚四年前在雒阳当过两年议郎,与他是旧相识。

他对孙坚这个沙场宿将也心有好感,算是英雄间的惺惺相惜。

既然中策也有极大的成功率能给把西凉军打败。

在不到万不得已的情况下,曹操并不愿意用上策。

即使他内心多少有些羡慕妒忌孙坚的战功,但上策还是有些过于狠毒了。

曹操是真的把自己放在汉臣的位置,也是真心想要除贼立功。

即使孙坚杀了朝廷命官,在他看来,也不过是为了讨董大计,为了粮草不得已而为之。

两千里运粮本就不现实。

孙坚的功过,自有朝廷和天下人去评判,轮不到他曹操来谴责。

三日后。

曹操与陈玄齐至孙坚梁东大营,与孙坚从中午商讨至黄昏。

孙坚笑着把曹操送出营寨,眼睛却是一直停留在曹操身后那人身上。

那是曹操入帐唯一的陪同。

在他与曹操商讨之时,其人全程一言不发,颇有些不凡。

最起码容貌仪态上是这样的。

曹操与陈玄背影完全消失在孙坚的视线后,孙坚啐了一口唾沫。

“呸!”

他笑容敛起,眼角下那道两寸长的刀疤让他显得颇有些狰狞。

“他什么人,我什么人?

最新小说: 超神宇宙;向三体文明进化 网球:开局激战平等院开天衣 大明航海王:开局工业革命 人在破事部,飞马集团大公子! 娱乐:我刘天仙不配加入后宫吗? 实名举报扶贫造假,把我曝光了! 一首心太软,让刘亦非哭了 综漫:觉醒凶兽血脉,屠戮众生 一首傲气傲笑万重浪,震傻大蜜蜜 原神崩铁短视频:开局科斯魔社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