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王上加白(2 / 2)

朱棣瞳孔瞬间失去了焦距,缓缓松开骑兵,踉踉跄跄后退,嘴唇颤抖:“大……大哥……”

“燕王!”

“殿下节哀!”

几个骑兵连忙扶住他。

朱棣神色悲切:“回……北平……”

“燕王,马在这边……”

悲恸之下,朱棣似乎失去了对外界的感知,踉踉跄跄往马相反的地方走。

上了战马,数十骑向着北平城狂奔而去。

平日里朱棣从来都不在城中狂奔,也经常叮嘱手下不得纵马,今日却是顾不得这么多,一路狂奔至王府,飞奔进去,找到了驿使,厉声喝问:“你把京城的百里加急,重复一遍!”

“三日前,太子殿下薨逝,陛下传令驿站,命我等传令大明诸王,令诸王回京吊唁。”

朱棣最后的一丝期望也破灭了,脸色破败,缓缓闭眼坐下,眼泪控制不住的从眼角留下来。

他的悲伤没有半点演戏的成分,是真心实意的悲痛。

如果说朱元璋是真正的父亲,那么朱标于朱棣来说就是亦兄亦父。

他出生的时候,大明还未建立,朱元璋常年的南征北战,和他见面的机会不多,他出生的时候,因为军情紧急,甚至都没看过朱棣。

直到七岁之前,朱棣都没有自己的名字,直到朱元璋成帝之后,才逐步为朱棣等几个儿子命名。

比他大五岁的朱标性格仁慈宽厚,对弟弟们十分友爱,扮演者半个父亲的角色,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周王朱橚曾多次有过错,朱标从中调和求情,使他们免受责罚,在诸王中威信最高。

因此诸王各自不服,特别是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这三人,但都非常信服朱标。

对朱棣来说,朱标的薨逝不仅仅是一个失去一个崇敬的大哥,还代表着失去了半个父亲。

朱棣痛心入骨,一旁的姚广孝脸上也是悲伤的神情,眼中却是闪过一丝喜色。

朱元璋笃信佛教,诸王初封时,都要为他们选一名僧人加以辅佐。

而跟随朱棣的僧人法名道衍,即是姚广孝,也是后来的黑衣宰相。

朱元璋已经成年的个儿子,哪个不想当皇帝。

尤其是秦王朱樉、晋王朱棡、燕王朱棣这三个军功最大的皇子诸王。

但他们又清楚,主要大哥朱标在,他们根本没有挑战朱标的资格,而且他们心里也服气朱标,朱标做皇帝,他们任。

作为和朱棣关系最亲密的人,哪怕朱棣隐藏的再深,姚广孝也能看得出来,他对那个至高的位置一直是有想法的,只是从未表露。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病逝,明太祖挑选高僧随侍诸王,诵经祈福。

姚广孝得到僧录司左善世宗泐的举荐,并与燕王朱棣相谈甚欢,随朱棣前往北平,时常出入燕王府,与朱棣密谈。

而两人初次见面,姚广孝直接挑明了朱棣的想法:“殿下若信任贫僧,贫僧可送殿下一份大礼。”

朱棣当时浑不在意,身为燕王,金银财宝女人他要什么没有,一个僧人,能送他什么礼物。

“贫僧想送殿下一顶白帽子戴。”

朱棣心内一惊,暗想王上加白不就是个“皇”字吗?

和尚说送他一顶白帽子,言外之意是要送他一顶皇冠戴。马皇后葬礼上,皇子、大臣众多,燕王虽然心中明了,但却不敢随意搭话,以免引起别人的怀疑,招来横祸。

朱棣为了避人耳目,他听了和尚的话后,当作没有明白,随口说了句:“丧礼本就戴白帽子,何需你送?”

说完,一副漠不经心的样子,跪在地上一言不发,为马皇后诵经祈福。

但事后,他让姚广孝随他一起去北平。

最新小说: 盗墓:成为古神,从极海听雷开始 妖妃是祸水,清冷少将军沦陷了 四合院:主打一个听劝,过好日子 红苹果 当我上门遛狗发现狗主人是大帅比后 就算加入神仙群也不忘带飞祖国 开局一座茅草屋,我靠双倍复制当领主 [娱乐圈]从漫画家到顶级编剧 听懂动物语言:我成了警局常客 神豪从逆袭人生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