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随口道:“纸钞有什么不好的,便欲携带,你这五百两,要是用铜钱得多重。”
他从来都觉得,自己推行大明宝钞是一项很英名的决定。
历史证明,这不是一项英名的决定,但也不能说朱元璋昏庸,只能说是历史的局限造成的,还有各方面原因。
明初时期,唐朝的铜钱以及宋朝的纸钞都能在市面流通,所以这个时期货币市场比较混乱,而且经常出现私造铜币等现象。
另一方面,明初铜的金属开采源紧张,铜的产量提不上来,相对应的铜钱铸造也非常困难。
也有朝廷财政困难的原因,制造成本上讲,铜钱铸币成本太高,纸钞就廉价得多。
大明宝钞由中央政府用桑皮纸印制发行,节省了大量稀缺的铜料。
通过印制纸钞,可以廉价地敛取巨额钱财。
纸钞被朝廷广泛用于军事开支,如军士粮、制军衣、购战马、赏功、抚恤等。
但是朝廷的金融常识太差,大肆印钞,破坏了朝廷的公信力,使得大明宝钞迅速贬值。
朱焱不置可否,一一排开手里的纸钞:“爷爷,数一数,我这里多少纸钞?”
“两千五百两。”
朱元璋扫了一眼。
朱焱笑了笑:“顾客给我五百两订金,却给了我两千五百两的数额的纸钞,和洪武年相比,纸钞已经贬值了太多,或许再过几年,十两数额的纸钞只能买一两银子价值的东西。”
朱允熥疑惑道:“大哥,民间私自铸造的铜钱太多,流通的铜钱质量也是参差不齐,这一个个原因,也在让铜钱贬值,所以朝廷才推行纸钞,可是纸钞不就是一张纸吗,为什么还会贬值呢?”
朱焱微微惊讶:“你年轻这么小,能思考这些,实属难得。”
他顿了顿,继续道:“纸钞它不是纸,而是代表着朝廷的公信力,代表百姓对朝廷的信任,已经整个大明能创造的总价值。”
“朝廷的公信力,很好理解,百姓信任朝廷,相信拿着大明宝钞可以去购买东西,一千文的在宝钞能购买一千文的东西。”
“可是朝廷大肆印发宝钞……”
说道这里,朱焱看向朱元璋:“爷爷,你是朝廷官员,应该知道朝廷无节制的印发宝钞吧。”
朱元璋微微皱眉:“朝廷财政有点困难,不得已印发宝钞,先度过困难再说。”
朱焱嗤笑一声:“可这却破坏了朝廷的公信力,百姓不再相信朝廷。而印发的宝钞越多,市面上流通的宝钞也越来越多,可是市面上的商品没多少变化,百姓需要拿比原本更大数额的宝钞去购买同样的商品,宝钞不就贬值了?”
“就像我手里两千五百数额的宝钞,只价值五百两。”
“诚然,短时间内大肆印发宝钞,可以让朝廷财政宽松许多,同时也攫取了数千万百姓的辛辛苦苦创造的财富。”
<crip i="halfHi_crip">$(".").la().ala("halfHi");iou(fu(){$(".oE").la().bfor("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