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这一仗如果非要打的话,您看能不能这样?”
这个时候还敢站出来说话的,也就是太子朱高炽了。
毕竟是父子,朱棣不至于真的处罚他。
“怎样?”
朱棣手背托着下巴,满不在乎地问道。
朱高炽昂首看一眼老爹,恭恭敬敬地道:“可以选派一个合适的主帅,让他代替您统领大军讨伐北元。”
“如此既可保证胜利,又可让您免遭劳顿之苦和刀兵之险。”
旁边的朱高煦听了,心里乐开了花儿,冲着老大不停地挤眉弄眼。
他以为这是太子为自己说话呢。
在他看来,现在的大明最适合做主帅的当然是自己这个汉王。
论身份,他是大明的王爷,虽然比皇帝御驾亲征差点儿,可也没差多少。
论能力,他靖难之役就屡立战功,前面两次北伐也都参加了,且表现优异。
如今率领大军打北元,简直就是手拿把攥探囊取物一般轻松。
从这两点来讲,他确实是最合适的人选。
“让别人统领?”
“不行不行!”
朱棣本能地摇头摆手表示反对。
为什么要御驾亲征?就是要自己露脸,自己装那啥啊,这么好的机会岂能让于别人?
虽说由别人统领打了胜仗,也是自己这个皇帝的功劳,但总是和自己亲自上阵不一样的嘛!
做皇帝得敞亮,不能搞别人去过就等于我去过那一套。
我朱棣就是要做皇帝里不一样的烟火!
作为唯一在大一统王朝造反成功的藩王,这是功业亦是罪孽,因为造的是自家的反。
我御驾亲征仅仅是为了让大明边境安定吗?
更是为了多建功立业为自己赎罪。
否则,以后到了底下怎么见老爹太祖皇帝,还有那英年早逝的大哥朱标和自焚的侄子朱允炆?
朕心里有苦啊,可是朕又不能说。
“太子所言极是,臣等附议!”
群臣见太子说话,并且感觉这个双方各退一步的提议挺不错,于是异口同声一齐拜道。
“唉...”
朱棣无奈地拍了了一下大腿,一筹莫展不知如何反驳。
“陛下,臣举荐太子做主帅替您御驾亲征!”
“臣等附议!”
杨士奇一说话,立刻有一大帮人跟着支持。
这些人都是太子党或者说自诩儒家正统。
朱高炽是嫡长子,按照儒家传统,当然应该是太子以后继承大统。
不过,太子现在的地位并不稳固。
现在有机会让太子立功,他们第一反应自然是支持,哪怕太子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