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是选别人做主帅,那肯定首选皇家人员。
皇家人员就只能是太子和汉王了。
他刚开始心里的合适人选也是这二人。
不过,经大孙子一分析,他觉得这二人确实不太合适,选谁都不行。
其实还有另外一个原因。
帝王之术最重要的就是驭人,说白了就是如何用人。
用人不是说只要有才干就用,而是用的同时还能够控制得住,让他老老实实干活儿没有歪心思。
想当年,老爹朱元璋倒废中书省和丞相制,把权力全部揽到了自己怀里。
结果是什么?
六七十岁的老人家了,每天挑灯夜战批阅奏折,累得跟狗似的。
看看自己创立的内阁制。
杨士奇那几个能臣为自己处理政务,还一点儿专权的风险都没有。
什么叫皇帝?这才是!
都当皇帝了,还累得很孙子似的,那图什么?
就拿现在来说,太子和汉王整天斗得不可开交,殊不知,这都是自己故意搞的平衡。
如此,既能制衡太子让他老老实实干活儿,又能发挥汉王的才能为大明所用。
自己也能高枕无忧,不用整天担心被抢班夺权或者架空。
这就是驭人之术中至关重要的平衡之术。
这样一来问题就出现了。
若是从他们中选择一个替我御驾亲征,那其中一方壮大,势必会打破之前的平衡。
不仅弱势的一方会被打压,我这个当皇帝的,权力也很难稳固了。
那还怎么推行先前的主张?
这几个儿子有一个算一个,都不在意自己这个老子的痛点。
我朱棣最在乎的是什么?
是如何洗刷自己的罪名!
洗刷造反恶名的唯一有效途径,就是打击北元让边境安定,让天下太平。
一方面是因为军功最为耀眼,史书会记载,全天下都会知道。
另一方面,这是老爹朱元璋都没有做到的事情。
只要我朱老四做到了,那九泉之下就能给老爹一个交代。
看!老爹你都没做到的事情,我做到了。
我这个皇帝水平还行吧?那我造反是不是就没那么大罪过了?
“启禀皇上!”
户部尚书夏原吉拜道:“北伐主帅人选暂且不说,目前最大的问题是钱粮不足啊!”
(新书启航,跪求读者大佬鲜花评价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