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 印刷(1 / 1)

雕版印刷大约出现西晋,随着纸、墨的发展,印章也开始流行起来。

到了东晋时期,石碑拓印得到了发展,它把印章和拓印结合起来,再把印章扩大成一个大的版面,蘸好墨,仿照拓印的方式,把纸铺到版上印刷,这就是雕版印刷的雏形。

雕版印刷需要先在纸上按所需规格书写文字,然后反贴在刨光的木板上,再根据文字刻出阳文反体字,这样阳板的雕版就算是完成了,至于阴版刚好和它的顺序相反直接颠倒过来就可以了。

在雕制好的版上涂墨,铺纸,用棕刷刷印,然后将纸揭起,就可以成为印品。

可是雕刻版面是需要大量的人力和材料的,一但雕版完成后,一经开印就显示出效率高、印刷量大的强大优势。

不过凡事有利就有弊,雕版的缺点就是在雕刻过程中不能出现一点错误,一旦刻错了一个字,这整块的板子就废了。

这样一来就大大增加了制作的成本,十之能有一二就算是很高明的工匠了。

而这种昂贵印刷术,只有佛道二教这样的宗派和世家门阀才能用得起,多用于印刷佛像、经咒、发愿文等。

至于为什么很少用于刊印四书五经也就不言而喻了。

一天,李承乾来到工业区的作坊后,马上就命人叫来几个木匠。

李承乾手里拿过一块现成的雕版指着他们中的一个说道:“你有手中的材料,做成一个和这块雕版相同尺寸的板子,再板子四周就加上边条,边条上留好凹槽,等着在做好的东西一个个放进去。”

随后对剩余的木匠吩咐道:“你们几个分工,做两百个四方的木块,方块做好后在上面将字刻上去就好了,但在木块上要流出或凹或凸的槽位,以便以后组装使用。”

李承乾说完以后,木匠们就开始动手了,不得不说他们领会的很快,不一会几个木块就做好了,试了试它们的槽位,很不错,随后在一边等着。

三个时辰过去了,木匠们终于将新的板子做好了。

等版面做好后,李承乾刷上墨试印了几张,效果很好。李承乾很满意。

李承乾转过身招呼作坊的管事过来;“记下三点,第一、奖励改良纸张的匠人每人百贯。

第二、扩大这里造纸和新式雕版的规模。

第三、立刻按照刚才制作雕版的方法先将论语刻出来,本宫要在半个月内见到三千本,需要什么你自己写单子领。”

管事:“诺,请殿下放心,卑职一定按时完成。”

李承乾明白,一旦书本的费用降低,这样就能让大量的寒门子弟有受到教育的机会。

同时也能让更多的百姓了解朝廷的法令,让李承乾一直提倡的依法治国真正的深入人心。

而那些世家豪族,则再也不能垄断知识,曲解朝廷法令来压榨那些穷苦的百姓了。

书印好了,李承乾拿去给李世民献宝。

太监搬了一个木箱子进来,李承乾将里面楮纸刊印的论语呈给了李世民。

“承乾,这书质地不错,字迹也很清晰,算是好东西。可这和你说的收拾士子之心有什么关系呢?”,李世民糊涂了,难道一人发一本就能让他们归心吗。

李承乾:“回父皇,您仔细看看这是一种新的纸张吗,叫楮纸,刊印的技术也采用也新的活字雕版技术,这样一来大大降低了成本更低,而且质量更好。就拿这本论语来说吧,这样的书只有原来成本的四分之一,采用这种方法刊印四书五经,是不是能为父皇收拾一片士子之心呢。”

“承乾,你说的都是真的?”,李世民的激动不是没有道理的,世家豪族之所以能垄断了入仕之道,就是因为书籍的价格昂贵。如果这是真的,那不仅能提高朝廷在士林中的威望,还能培养更多寒门学子。这样一来,势必削减世家豪族的影响,看谁以后还敢像当年封德彝一样给自己的夹板气受。

看着父皇希翼的目光,李承乾点了点头道:“回父皇,确实如此,工业区的作坊已经赶制了三千本论语,现在已经送到内侍省。”

李世民:“好,承乾,做的好,朕要好好赏赐你,说吧想要什么,朕无有不准。”

“父皇,都是工业区的官员和匠人们日以继夜劳作的结果,父皇要赏赐的话赏赐他们就是,儿臣不敢居功。

既然朝廷有能力刊印价格如此低廉的书籍,那是不是建一所全新的学堂,为朝廷培养大量的人才。是以请父皇还是拨一块地吧。”

教材有了,李承乾计划搞一所面向寒门,面向老百姓的书院来。结合科举制,给大唐的朝廷输送新鲜血液来。

最新小说: 镇守国门六十年,全网求别死 重生:开局我不喜欢你 全球崩坏:无限升级庇护所 借住闺蜜家,被她的黑道小叔看上 三国之禽兽 影视:大庆太子,开局力挺长公主 军工:我毒士、被鹰酱控诉反人类 云池风月事 祁同伟的名义:开局暴揍侯亮平 今年17,全球12,战绩可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