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韩院判身边,则是一个五十来岁的中老年人物。
于是便对王天官问道:“怎么又开始安排医士了?这种从苏州传来的陋习,已经没有必要了吧?”
王天官指着韩院判身边的人,介绍说:“此乃是名医李时珍的儿子李建中,十六七年前与我相识。”
哦豁?听到李时珍的大名,林泰来便抬了下手说:“久仰久仰,令尊现在如何?”
李建中答道:“家父尚在老家颐养天年。”
林泰来叹道:“上次路过湖北时,无暇分身拜访,以为憾事。”
王世贞在旁边插话说:“现在真有件事情,要拜托你出手相助了。”
林泰来诧异的说:“虽然我文武双修,略懂诗词,精通地理,明晓史学,枪马娴熟,但真不懂医学,又能帮什么忙?”
太医院院判韩世贤也帮腔道:“这些年来九元君为医学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极力推动了医学技艺的进步,今日医学事业又到了需要九元君出手的时候了。”
纵然脸皮已经在朝堂修炼到家的林泰来,听到这两句也有点脸红。
难道这种让人身心舒畅的好听话,就叫自有大儒为我辩经?
“行,看在都是熟人的面子上,这个活我接了。”林泰来开口道,“说吧,让我去打谁?打什么部位?打到什么程度?”
韩院判:“.”
李时珍的之子连忙道:“不不,九元公误会了!家父有部毕生心血《本草纲目》,不知九元公听说过没有?”
林泰来点头,实话实说:“如雷贯耳。五十二卷,一百九十万字,一万多张医方,一千多幅插图,是也不是?”
本来兴致勃勃的众人一起被干沉默了,你林泰来到底是人是鬼?你是能掐会算吗?
还是李时珍儿子最先回过神来,满怀期待的说:“自从万历初年开始,在弇州公的鼓励下,我重新整理修订了《本草纲目》。
近年正寻求有大爱之人,帮忙刊刻发行《本草纲目》。”
其他人听到这里,不禁倒吸一口冷气。
如此多字数,又有如此多不规则插图,刊刻制版是一项耗资巨大、耗时很久的工程。
至少要几年时间,期间所有费用可想而知。而且这东西印出来也卖不了多少部,应该不赚钱。
但王天官又说:“九元你不缺钱,同时你与书商书坊的关联一直很密切。
所以我就推荐找你问问看,如果连九元你都感觉棘手,那就更不好办了。”
林泰来没怎么考虑,淡淡的说:“京城不好安排,去苏州刊刻吧,全场消费由我林泰来买单。”
虽然不大懂“消费”、“买单”什么的,但也能猜出意思,李时珍儿子大喜,又请求说:????“斗胆请九元公为《本草纲目》作前序,为书增色!”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