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四说的这个每年根据粮食的情况指定一个最高和最低限价的事,反倒是可行。
不过,若是如此,那需要一个能够为朕分忧的部门,将这些奏折进行简单处理,同时也能更大程度地将地方的情况都掌握好。”
“那父皇您之前说的内阁是否要准备成立了?”
朱高炽之前就听父皇说过,当初祖父在世时,夜以继夜、事无巨细,统统亲自处理。
所以每日需要处理的事情极多,很多时候都是在浪费精力白做工。
所以他一直有个想法,那就是也设立一个能替他分忧的部门,这样一来也能大大减轻负担。
同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巡视,要时刻了解地方的情况,防止地方专权。
不过因为大臣们也是刚刚投降自己,对于哪些人适用,还需要进一步考察。
所以一直拖延到现在,还没有正式成形。
“正是,粮食才是农民的根本,当初你祖父就是因为天灾,逃荒,遇到了那么多起义的人,经过了多年的经营才得以形成如今的局面。
若是不吸取教训,不将百姓的生死看在眼里,那势必会自酿苦果。”
“父皇所言极是,若是父皇有需要,儿臣定万死不辞。”
“行了,你下去吧,朕先召几个大臣来商讨商讨。”
下午,朱高燨刚刚学完武课回来,刘临就跑来告诉他,徐皇后让他去一趟坤宁宫。
“儿臣参见母后。”朱高燨也不知皇后娘娘为何突然找自己。
“老四来啦,快坐下,这不是今日你大嫂送来了一筐海味,说是让御膳房的人做好了给我吃。
还说这些方法还是你教的,这不,我让你来教我们吃吃。”
徐皇后还在做针线,看到朱高燨过来,也温和地说着。
“母后,儿臣一会儿给您仔细介绍吃法。”
正说着,朱棣也过来了,他基本上每天都要来陪徐皇后用饭。
“儿臣参见父皇。”
“起来吧,听说你还会做海味?”
朱棣也是听徐皇后的人说了才知道,看来大儿子也没白疼,还记得自己这个父亲。
“儿臣不过是一时间心血来潮,不曾想大哥府上的厨子真的做成了,儿臣还想着过几日也找人买些,先给父皇母后。”
“是啊,老四这孩子孝顺。”
徐皇后何尝不知道朱棣的心思,也笑呵呵开口替他说话。
<crip i="halfHi_crip">$(".").la().ala("halfHi");iou(fu(){$(".oE").la().bfor("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