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接着说。”朱棣拿着奏折的手有些微微颤抖,随即将奏折放在了桌子上。
“父皇,若是朝廷做好了这些,那下一个贞观之治就在您的手中。”
“那若是百姓无钱呢?”他很想知道下一种情况。
他和朝臣们追求的自然是第一种境界,但是他自己也曾经在中都老家和那些百姓接触过。
自然知道不是所有人都有钱,所以这第二种情况按理说,应该更多一些。
“若是百姓无钱,那就证明,第一,土地的出产不富余,所以他们没有那么多余钱,能够吃饱就已经是一种奢望了。
还有一种就是当下只通过种地,是不能完全满足百姓的生活需求的,那么我们就要思考可以从哪些方面着手,才能增加百姓的收入。
比如,如果鼓励经商,那么百姓或是自己做生意赚钱,或是去给别人帮工,那工钱。
如果咱们的大明的地方不够他们经商,那完全可以鼓励他们北上可以去西域,南下可以下西洋。
只要找到了不犯法的路子,他们赚到了钱,生活好了,还愁他们不敢花钱吗?”
朱高爔这话说了良久,整个大殿内鸦雀无声,所有人都看着他。
都在静静回味他刚刚说的内容,说得太多了,还需要好好消化消化。
朱棣也是一样,他刚刚在朱高爔说话的时候,还用手指的关节敲击着桌子。
等他说完后,反而没了声音,改为站起来,在大殿内游走。
朱瞻基依赖你惊讶和佩服的看着四叔,果然,皇祖父和他爹都在低着头思考。
朱高煦听了这一番话,也是震撼万分,这小子,到底是吃什么长大的,这些道理他们也都是等到长大了才明白过来。
而且还是在先生讲解以及自己跟着皇祖父、父皇耳濡目染之下才了解。
为何他出去看人家斗个蛐蛐就能想到这些。
而且还能从百姓是否有钱这个角度就能想到这么多东西?
他说的这些,有一些问题也曾经是大臣们争论不休的话题。
但是却没有人能明确地提出这些解决地办法来,他们只知道要重农抑商。
“老四,这真是你今日在坊市上看一看想出来的?”
“嘿嘿,不瞒父皇,也有一些是儿臣上次去坊市的时候想到的,不过那时候想法还没有现在这么成熟。
儿臣本想着等将所有的问题都想明白了才给父皇提一提建议的,不过今日事情紧急,儿臣也只能将这些还不算完善的想法提出来。”
他摸了摸头,露出一副憨憨的样子,试图让他们相信自己不是现编的。
“嗯,不错,不过你要是没有想到能用什么方法增加地里的产出,那今日这顿打还是少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