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朱棣果真是不相信,朱橚也很无奈。
“真的,父皇您可以找一些太医来,让他们看看这本医书是否有推广的必要。
若是能在每个村落都推行这本书,再对那些赤脚大夫进行一些培训,那么百姓们看病也不会再觉得那么贵。
很多百姓至今还信奉着小病不用治,大病治不了,其实很多疾病都是由小病引起的。
以小见大,只有将小的病症都给治好了,那他们的寿命才会增加,人口也会越来越多。
以后若是需要用到人力的地方,也才能有源源不断的人能招进来。”
朱棣一听这话,觉得很有道理。
“好,那朕就让几个太医看看,若是真的有用,那五弟你也是大功一件了。”
这个小儿子的想法虽然他一直觉得很奇怪,但是他的想法却让自己有了更多的憧憬。
是啊,一个朝代的兴衰,看的是人口是否旺盛,看国家是否蒸蒸日上。
只要有足够多的人,以后不管是征发徭役还是招兵打仗,都有了更多的资本。
这才是最重要的。
“臣弟多谢皇上。”
朱橚也没想到,这个侄子还真有这么厉害,竟然能够说动朱棣。
要是换个人,兴许还是和他刚刚一样的结果。
“皇上,齐王、代王、珉王等王爷觐见。”
就在这时,太监也走进来,将王爷们都到了的消息给朱棣汇报。
“宣他们进殿。”
朱棣也调整了一下脸色,朱高燨和朱橚也没有再继续说话,两人站到了一边去。
“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岁。”
朱高炽和两个弟弟带着诸王进殿,几人也都行叩拜之礼。
“都起来吧,尔等舟车劳顿,都辛苦了,公主成婚后,先留在南京城,待过年后再回封地。”
“多谢皇上。”这些王爷也早都知道了这事,所以并没有什么异议。
他们心里都觉得朱棣当了皇帝,想来应该不会再想建文帝那样,大力削藩,所以心里都有些高兴。
“那就都回去吧,明日公主出嫁,尔等都进宫。”
朱棣也没什么时间和王爷们寒暄,他还有一堆奏折等着。
虽说成立了文渊阁,但是凡事亲力亲为,始终不是个办法,浪费了许多时间。
他时常批奏折批到深夜,对于这种方法也大感疲惫。
看来成立一个由文官组成的,帮助减轻负担的机构已经是迫在眉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