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在掌柜及时控制住了,要不然待会儿打起来,他们那些人都要去一趟大理寺。
也不知道他们争这些做什么,要是最后因为打架被免除了功名,那才叫惨。”
薛犊和徐景两人也有些唏嘘,他们都是武官的后代,以后也是走的荫监或者例监的路子。
加上他们的学识也没有这些人多,自然不会和这些人竞争。
这才有了看热闹的心情。
下方都局面暂时稳住了,朱高燨也准备先吃点饭垫垫肚子,刚刚急匆匆跑来跑去,现下有些饿了。
“四叔,你看,下面又打起来了。”
这次刚刚一会儿功夫,原本散了的人,突然又去到外面打了起来。
“我们北方的学子也不是个个都像你们这么瘦弱,难道你们考得厉害,我们就活该被鄙夷?”
“哼,若不是设了南北榜,只怕你们这些北方的考生能考上的也不多吧,现在还不低调做人,妄想和我们比试,输了还输不起。”
另一人听了他的话,也开始喷人。
“哼,南北榜,那是朝廷的考量,还容不到你一个举人来多加置喙。”
“呵,承认自己考得不好有那么难吗,几次三番想要贬低我们南方的学子,你们难不成想要效仿当年,让我们这些南方的学子也受到处罚?”
这两人说着说着,竟然撸起了袖子,想要和对方决一高下。
只见他们很快就扭打在一起,两边的人看了,生怕将事情闹大,于是赶紧上前将两人分开。
朱高燨还真是第一次见识这样的场面,这些人争的都是一口气罢了。
他当初也曾经了解过南北榜案,说起来,南方特别是江浙的学子,在考试上,确实要比其他地方的多。
这一是源于江浙一带的学风比较浓厚,同时也得益于经济环境的优势。
江浙一带,像南京就不用说了,是明朝的国都,经济条件好,粮食产量也高。
所以这些考生是有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去专研学习的。
而其他地方,像北方,容易陷入战乱,人口相对比较少。
关外的那些势力也比较多,人们除了读书外,需要顾虑的事情太多,先生的条件也不如江浙。
自然而然地,就形成了这样的局面。
而北方需要稳固,这是每一个朝代的皇帝都需要考虑的问题。
所以目前而言,南北榜,算是一种稍显公平的办法,能够平衡南北方的势力。
朱高燨看那些人都各自散去了,这才叹了一口气。
“四叔,你怎么在叹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