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飞逝,转眼半个月过去了,今天的贾府张灯结彩,下人们往来忙碌的身影络绎不绝,增府里的主人们也都换上了新衣,在院内指挥着下人们忙碌,所有人脸上都洋溢着欢乐的笑容。“你们手脚都利落点,都都给我仔细着点,今儿候爷回府,谁要是出了差池,有他好看的,”院子中一位装扮高贵的美妇人大声训斥着忙碌的下人们,这人就是荣国府现在的当家主人王熙凤。
此时,城门外,一众大臣都站在城门边,向着远处翘首以盼,今日,是贾珠回朝的日子,皇帝下令,命百官出城相迎,而现在这些在城门外等待的显然就是在等候贾珠的文武官员了.
在官员们的后方,密密麻麻站的都是围观的百姓,相比于官员们的安静等得,百姓群里可就热闹的了。“要我说啊这朝廷还是得靠着贾家,这不贾家的大爷果然又把咱们给救了吧,”“老哥说的对,要不是贾家的大爷,我们神京城都要被打下来了,我们也将成为一群亡国之人,”“我听说啊,这贾家的大爷是神仙下凡,带着天兵天将将莽朝的那些妖魔鬼怪从神京城外一路给赶回到了边境,又在边境把他们的大部队都给灭了,你们说这不是神仙是什么,这绝对就是神仙下凡啊”对于百姓而言,贾珠击退了来犯之敌,保住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百姓们又岂能不把他当作神仙一般的感恩戴德啊。
近中午时分,远处传来了隆隆的声音,所有人闻声都止住交谈,向处声音处望去,不一会儿就见一队骑兵迈着整齐的步伐向着在城门走来,所有人都清楚,这是凯旋的部队了。
来到近前,前头部队止住脚步,分列两侧,肃穆而立,一位骑着高头大马,身穿白袍白甲的英俊少年将军,从队列中间稳步行出,官员中的礼部尚书走上前来,拱手道:“贾校尉,我等奉皇命前来迎接贾校尉,恭贺大军凯旋,将军一路辛苦了,但还是要先请将军于太庙献俘,而后再随我等一同前往宫中,陛下已命设宴款待了。”贾珠回礼道:“辛苦大人了,有劳头前带路吧。”于是一行人便向着太庙而去,后面的步兵押送着几万人的俘虏,那场面可真可谓是浩大非凡。
很快这些问题都处理完了,接下来,便是今天的重头戏了贾珠要进宫受封了,在人群中的贾政满脸的激动难以自抑,这可是他贾政的儿子啊,二十来岁的少年郎,就要封候爷了,这可是他贾政的骄傲,接下来,就是贾家的高光时刻了,贾家终于要重现祖上荣光,重归顶级勋贵行列了。很快众人来到没宴之处,此时,早有手持圣旨的黄门在此等候,见到一行人走过来,急忙迎了上来,行礼道:“见过曹侯爷,见过诸位大人,皇爷已在殿内为设下笑席为候爷接风洗尘,稍后皇爷会过来与诸位大人同乐,眼下咱们还是先宣旨吧。”众说完便手持圣旨走到台前,众人也是纷纷下跪,山呼万岁,贾珠作为主角,自然是跪在最前端了。“奉天承运,皇帝召曰:‘漂骑校尉贾珠在与北葬作战中英勇果敢,身先士率,斩敌无数,立下不世之大功,其不负先荣国公之威武,不负族之期望,今论功行赏,封贾珠为定北侯,赏千金,准入荣国公府,其余将士,各论功行赏,钦此,”候爷,接旨吧。“宣旨完毕,将圣旨收好,恭敬的交到了要珠的手中,“辛苦公公了”贾珠边说着边不合着痕迹的将一当银票交到了黄门手中,黄门立马笑容满面:“侯爷客气了,这都是奴才份内之事,这…”说着看了看手中的银票:“如此这般,就多谢候爷了。”宣旨完毕,众人又是对着贾珠、贾政一阵恭贺,然后便簇拥着贾珠与贾政向着殿内走去,而圣旨便由贾府下人恭敬的送回贾府中去,并要贡奉在祖庙之内,贾府内见到圣首被回来的圣旨,又是一番欢呼庆贺,毕竟这可是封侯的圣旨啊,贾府已经不知道多久没有经历过如此荣耀了,特别是圣旨中的准入荣国公府一条,更是令贾母喜极而泣,要知道,在此之前荣国公府虽然还挂着荣国公府的牌匾,可先荣国公早已先逝,后人又没什么能为,以致爵位一降再降,到如今,早已没有了保留这牌块匾额的资格,只是贾府之人不愿放下这早已远释的荣耀而且皇家也没有刻意说过此事,故这块遍额就一直悬挂至今,可若真是较起真来,没有国公之职,却悬挂国公匾额,少不得要治一个僭越之罪,可如今,这道旨意一下,就意味着皇帝已经承认了贾府继续悬挂这块荣国公府的匾额,从今天开始,贾府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悬挂这块象征着贾府荣耀的牌匾,任何人也说不出一点问题,解决了一块大心病的贾母自然是十分的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