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洋推开厂长办公室门,进入。
只见一位面颊微胖,穿着黑色外套,里面是格子衬衫和灰色毛衣叠穿的中年男人,坐在办公桌前面。
不怒自威。
苏洋关门,然后走近,跟他点头:“杨厂长您好,我是苏洋,跟您约好今天面试轧钢厂工程师的小苏。”
杨厂长像是想不起来,没有接话。
苏洋又把准备好的纸质简历,递给他:“这是我简历,请领导过目。”
杨厂长接过简历,扫了眼,瞬间起身,跟他握手:“原来是苏洋同志啊,刚从苏联回来,四九城肯定是比不上苏联那些发达国家的。你还习惯吗?”
“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的狗窝。挺习惯的。”
苏洋道。
“这话我爱听,苏洋同志政治觉悟高,知道回国报效国家,为国出力。不像有的留学生啊,出去了就不回来了,崇洋媚外!”
杨厂长痛恨道。
其实苏洋倒是理解这种行为的,见惯了大世面,谁爱愿意回到以前的日子?
只能说人各有志,选择不同。
留在国外生活的留学生,也不能道德绑架人家。
但苏阳没有把心里话说出来,他今天来是面试的,为了点小事让厂长对他印象不好,那才划不来的。
“苏洋同志,你坐。我给你泡杯茶,我们慢慢聊!”
杨厂长说着,就起身拿起杯子,特意抓了雨后龙井,放进杯子。
“厂子,真不用跟我客气!”
苏洋挺不好意思的,他是来面试的,又不是来做客的。
“别跟我客气,说不定我们以后就是一个单位的了,低头不见抬头见的,给你这种高级人才泡杯茶,有什么大不了的?”
杨厂长泡了两杯,一杯给了苏洋,一杯给了自己。
然后才落座,问了苏洋几个理论问题。
苏洋都回答的滴水不漏,很是漂亮。
杨厂长挺满意的,又看了看他的简历。
“小苏同志,你的简历是真漂亮!理论知识又挺扎实,人又机灵,会说话,人才!真是人才!”
“杨厂长,您客气了。我需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苏洋笑道。
杨厂长话锋一转,忽的冲着他笑道:“小苏同志,实不相瞒,您这样的高级人才,我们轧钢厂都来了不少了。只是都呆不长。”
“此话怎讲?”
“他们会说话,理论很扎实,忽悠我们外行人呗。结果真到了实践,研发的时候,屁都不会!弄的我们也很难交差,只能把人开除了!”
“小苏同志,实话实说,我挺满意你的,但你到底有几分真才实学,我还得打个问号。毕竟我也不懂你们那行。这是我的顾虑,也是轧钢厂的顾虑,小苏同志,我话说的有点直白哈,你也别生气。”
苏洋点头:“理解。”
看来轧钢厂是被挂羊头卖狗肉的工程师给忽悠怕了。
一方面很想高级人才加入,壮实轧钢厂的综合实力,做出绩效,让上面的领导看看。
另一方面又怕重蹈覆辙,被只会说漂亮话的草包忽悠,浪费了时间和金钱。
因为在六十年代,轧钢厂的工程师至少一个月都是一百块钱起步的。
普通工人一个月才几十块,有的人一个月才几块钱。
工程师属于高薪行业,杨厂长怕被宰,也是正常。
看来自己想入职轧钢厂当工程师,没那么容易的。
一定还有其他的考验,等着自己。
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