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都市言情 > 踏仙斩神 > 第四十章 成名契机

第四十章 成名契机(2 / 2)

书生上了楼,大堂里又没了嘈杂之声,隐约能听到二楼上两人说话。

二楼上的二人说了些经史,讨论了些文章,做了些诗词。听起来,两人是平分秋色,不相上下,大半个时辰过去了,那书生还没走下楼来。

此刻大堂里,所有人都收起了对这书生的轻视之意。之前的挑战者能撑上一刻钟,就已经算是了不得了,这书生可是打破了所有挑战者的记录。

出身寒门要做到如此的地步,非得花上比旁人数倍的努力不可。一个出身寒门的读书人,能和国子监“两科独秀榜”上的第九名平分秋色,已值得另眼相看。

大堂中已有人在低声打听这个书生的来路,许七也留心听着,但是大堂里这许多人竟没一个认识这书生的,更不知道这书生叫什么名字,是何方人士。

二楼上的二人说完了经史,说了两句闲话,便谈起了天下大事。

十年寒窗为功名,说是探讨天下大事,其实就是以天下大事为例子,来辩一辩胸中的治国抱负。

许七听二人以天下大事说治国抱负,听的有些索然无味。那田纵云说要以忠孝为本,以忠孝上对君王,以慈爱下对百姓,自然国家昌盛。上去挑战的那书生,也说忠孝,但重点却是以忠孝立法,以圣人教化为法度,以法度治国。

这两人思路上虽然有分歧,但是跟脚都没离开儒门那一套忠孝思想,区别在于感化和法度而已。这两个答案听起来都是正确答案,各有出彩之处,大堂内的儒生们也一个个连连点头。

但是在许七看来,这两人都错的离谱。

许七对儒家的那一套忠孝思想并不怎么反感,剔除了其中糟粕之后,剩下的那些东西用来作为立身的指导是可以的。但是用儒家治国?这还是免了。

上一世读史书的时候许七就明白了,天下百姓想的从来不是如何做儒家要求的君子,想的是如何吃饱饭,如何将自己的日子过好。只有能衣食无忧之后,才会考虑如何去做一个君子,所谓仓禀实而知礼节,就是这样。

天下所求的,归根结底不过是“吃饱饭”而已,这是如此简单的要求,如此纯粹的道理。这一点能做到了,诸子百家爱用哪一家都行。这一点做不到,诸子百家用哪一家都得歇菜。

忠孝治国?忠孝能让百姓吃饱饭么?法度治国?百姓饭都吃不饱的话,法度又有什么作用?

许七也知道,这些人都不是蠢人,只是生活在这个世界,自有其局限所在。而自己心中所想的,如果被人当着所有的面宣扬出来的话,那这可就是诋毁圣人之言,必然要招致全天下读书人的口诛笔伐。

这也是许七对儒生没什么好感的原因所在。孔丘立下儒门,儒门本身的教义是没太大问题的。但是这些后来的儒生中,多的是手捧圣贤书,脑袋僵死一片,高谈阔论口中有千言,亲身做事袖中无一策的腐儒,书中的道理就是一切,眼里再也容不得他物。

现在身处绕令楼中,看这进京赶考、日后要成为离国栋梁的书生们,一个个对楼上两人所连连点头,许七心里是暗暗的摇头。

运气好的话,这里面最多有两成,或许能接受自己的理念。运气不好的话,能有一成就不错了。

想到这一节儿,许七顿感无聊,想要从这抽身离开,不浪费自己宝贵的时间。

心里正这么想着,许七却听楼上那上去打擂的书生,不紧不慢的说起了一件事情。

这事情简单来说,就是离国中原的某处州府,有仙道在那建立了道场,深得民心。州府有令要行,还不如仙道中的命令行的干脆利落。在州府之中,仙道的权威倒是比州府更大。

那书生没点明是哪处州府,也没点出是哪个仙道宗派。但是听到他言语的人心里都各自清楚,只因为这种事情不止一州一府,实在是常见的很。

说完了这件事情,那书生抛出了自己的问题:“仙派势大,民心所向,我等儒门中人,该如何看待,如何对待?”

听那书生这么问,许七挑了挑眉毛,收起了要走的心思。

这个书生实在有趣,且看他能说出点什么来,也看看这国子监里出来的高才,在这件事情上是怎么个说法。

最新小说: 权臣别太爱,公主一心夺江山 重新升起的太阳 白天威风女帝,夜里被摄政王宠哭 全职高手之落第骑士 蝉影暗杀队 山野诡闻笔记番外 四合院:神厨 惨死重生,嫡女宠冠京城 渣男出轨小叔叔天天宠哭我 昭昭美人谋昭华魏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