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编俘虏,布置防务,零零碎碎的事让朱植忙的焦头烂额。
终于在第三天的时候,朱植等到了一个绝对不会背叛自己的好帮手。
老丈人,武定侯郭英。
郭英毕竟年纪大了,一路急行,身体有些吃不消。
看到朱植完好无损的出现在自己面前,郭英明显松了一口气。
但嘴上却不饶人,没好气地瞪了朱植一眼。
“修整一下,马上跟我回去。”
说完,走到一旁的茶桌上,端起茶壶一口气喝了个精光。
朱植急忙过去,扶着自己老丈人坐下,笑呵呵地又递上了一壶茶。
郭英一把推开,怒斥道:“你小子,这个时候跟着掺和什么?”
说完一拍桌子,力气大到桌上的茶壶都跳了起来。
“我知道你心气高,你们几个兄弟也都有那个心思,但你不应该乱来。头脑一热,带着几千人,就能打天下......”
正骂着,看到朱植冲他直摇头,郭英也意识到自己说了不该说的,于是立马住嘴,挥手让下人们都出去。
“岳丈,我这次不是头脑一热。”
看到下人都出去,朱植这才解释道。
“四哥......朱棣他已经做到这个份上了,我不把山海关拿到自己手上,实在是不放心。”
郭英皱眉不语,但朱植话里的意思他也听明白了。
作为朱元璋最早的班底,郭英身经百战,算是功勋老将之一。个人的勇武,在猛将如云的明初,也是极为出挑。
郭英的谋略虽然并不出众,但后期的郭英一直跟随在朱元璋身旁,长久以来,多多少少也学到了一点。
“既然话说到这个份上,女婿,你到底是怎么想的?”
朱植深吸一口气,并没有打算把实底交出去。
“这次拿下山海关是无奈之举,我并没有造反的意思。”
边说,朱植边看着郭英的反应。
“辽地得了山海关,虽然暂时是有自保之力,可毕竟实力弱小。朱棣和朝廷,我们始终要选择一方押注下场,否则,日后一定会被清算。”
郭英不置可否,示意朱植继续说。
“岳丈请看,如果我不拿下山海关,这里......”
朱植将地图摊开,指着山海关和永平府的位置。
“这里,卢龙、抚宁已经在朱棣的控制之下,下一步就是山海卫和山海关。谁也不能保证耿瓛会不会降了朱棣。”
“如果耿瓛投降,将山海关拱手想让,那我们整个辽西之地,就是朱棣的后花园,想来就来,想走就走,谁也拿他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