滹沱河之战的胜利,对朱棣来说,是运气,也是必然。
不久前,朱棣在得知了叛贼张保的情报后,决定冒险分兵。他和丘福分别带领两万余人,以雷霆万钧之势,分别击溃了李坚和宁忠带领的两支偏师。
而世子朱高炽守则是在河间城内守军仅剩不到五千的情况下,给耿炳文摆了一出空城计,老成持重的耿炳文不相信朱棣会拿自己最为看重的世子开玩笑,不顾徐凯的劝诫,依旧决定等左右两支偏师到达指定位置后,一齐发动进攻。
耿炳文这一等,非但没有等来好消息,却等来了宁忠战死、李坚下落不明的噩耗。
偏师全军覆没,中军军心涣散,再想发动进攻围困河间,已经是痴人说梦。面对这样的境地,耿炳文只得先退守滹沱河南岸,隔河防御。
朱棣哪里会给他这个机会。
兵贵神速,在击溃李坚左路兵马后,根本没想着扩大战果,按照既定计划,朱棣转身就重新返回,回到了河间,同时返回的还有右路的丘福。
回到河间的朱棣并没有主动发起进攻,反而隐藏了大军的行踪。当晚,南军大营大乱,朱棣知道时机来了。
半渡而击之,朱棣深得兵法精髓。
就在南军半数人马过河后,朱棣对滹沱河北岸的敌军发起了总攻。
耿炳文防守强于进攻,是刻在骨子里的,即便是渡河,也将后军安排的妥妥当当。南军人马虽然慌,却不乱,已经过岸的徐凯,看到这样的情景,无奈只能再次组织人马到河对岸。
就在南军背水而战,滹沱河战局僵持不下,就在朱棣束手无策之际,朱能发现了南军右翼的防御漏洞,没来得及请示朱棣,就带着仅剩的三百骑兵,绕开南军主力,延滹沱河北岸插入战场,直冲耿炳文中军。
不仅如此,朱能还在行军途中收集了部分军旗。三百骑兵,带着十几面军旗冲入战场,突如其来的变故,让耿炳文大惊失色。急忙调三千步兵前往右翼进行防御。
可临战决断,哪那么容易变通。
朱能虽然人少,但指挥起来如臂使指。耿炳文的步兵到左边防御,朱能就带人冲击右边,耿炳文再下令让步兵防御右侧,朱能又带着骑兵冲到左侧。
看到哪里防御薄弱了,朱能又带人往前推进几步,可看到中军阵型收缩,朱能又带人撤离。
一时间,耿炳文的军令变了又变,中军的防御阵型被朱能带着的三百骑兵给搅了个七零落。
朱棣站在高处,看到朱能的表现,不禁眼前一亮。
“妈的,有便宜不占,是王蛋,兄弟们,跟本王直冲中军,活捉耿炳文。”
自从燕军反叛开始,对手就一直是耿炳文,虽然南军没有占到多少便宜,可始终是对手。
听到自家王爷要活捉耿炳文,燕军士气大震,在朱棣的带领下,全军压上,一时间给南军带来极大的压力,打的南军毫无还手之力。
而耿炳文这边,看到燕军的主力全部压了上来,瞬间心如死灰,如果再有一些时间,等河对面的徐凯带人过来,也并非没有一战之力,可现在...
耿炳文抽搐佩刀,仔细端详着这把跟随自己多年的老家伙,映着火光,自己苍老的脸清晰地出现在了刀身。
“你老了,我也老了......”
说完,将刀横在了自己的脖子上,就要自刎。
“铛......”
耿炳文手中的刀掉落在地上。
徐凯及时出现,将耿炳文的刀敲落在地上。
“大将军,不可以。”
徐凯摇了摇手,有力的双手使劲攥着耿炳文的胳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