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觉得,李景隆此人用兵如何?”
朱棣眉头紧皱,他实在是猜不透姚广孝的意思。
“殿下一定要照实说,事关此次大计的成败和世子殿下的安危,不可敷衍了事。”
听到这里,朱棣也不管姚广孝在想什么,认真思索了一会儿后才缓缓说道。
“本王之前就说过,李景隆绝对不是一个能够统帅五十万大军的人,并非本王轻视于他。”
“父皇在世的时候,将星济济,可以本王的岳丈,徐大大将军之才,都没有统帅过五十万大军,不是不想,而是不能。更何况一个李景隆。”
说完仿佛想到了什么,看着姚广孝,疑惑问道。
“对了,和尚,之前朝廷决议让李景隆挂帅时,你不是还对他有过评语吗?是什么来着。”
姚广孝的视线始终停留在北平和大宁两地,一边随口回道。
“智疏而谋寡,色厉而中馁,骄矜而少威,忌克而自用。”
朱棣点点头。
“你这些酸词,本王是学不来的,但李景隆从应天出兵,本王便一直派人沿途观察他的行军布阵......”
说着,朱棣和张玉对视了一眼。
“极为粗糙。”
随后想到了什么,继续补充道。
“但他的大军前锋,着实有些棘手。”
众人疑惑,是谁能让朱棣和张玉两个人评价为棘手。
“是瞿能,原四川都指挥使,现在是李景隆大军中的右副将军。”
“哦,原来是他,怪不得。”
常年征战沙场,大明地界上这些武将,谁能打,谁能用,朱棣等人早已经摸得清清楚楚。
瞿能确实能打,朱棣等人也评价瞿能极为棘手,但却没有太过重视。
因为战场上还有一句话,一将无能,累死三军。
如果李景隆没有足够的能力,那瞿能就是再能打,又能怎么样?他总不能脱离出李景隆的指挥范围之内,自由行事吧?
这样的行为,已经算是在造反了,瞿能绝对不会,也不敢。
姚广孝没有在意他们对瞿能的评价,继续发问。
“如果,李景隆来打北平,北平守不守的住?”
这时的姚广孝才问到了致命处,别说朱棣,就是张玉等人也不敢再轻视,于是急忙都围在地图旁议论了起来。
<crip i="halfHi_crip">$(".").la().ala("halfHi");iou(fu(){$(".oE").la().bfor("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