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历史军事 > 汉朝旧事 > 第229章 昭君出塞

第229章 昭君出塞(1 / 2)

王嫱,字昭君,南郡秭归(今湖北宜昌)人,在今日的湖北宜昌兴山县尚有昭君村,而兴山县也有昭君之县的美誉。

王昭君生于公元前52年,晋朝时为避司马昭之讳,以“明妃”称之,故而昭君又有明妃的称号。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文人墨客不惜为昭君留下墨宝,有关王昭君的文章,诗词,桥段等等比比皆是,而且你会发现,在四大美人之中,王昭君是唯一获得敬重的女人。

她到底有什么魔力,能得到如此的青睐?如果光凭那冠绝群芳的美貌,无非就是为后世留下一屡芳魂,供文人雅士们念叨那过去的佳话。

她,断然不是仅仅只有美名的女人。

王昭君的美名,在她年少之时,就已经传遍南郡。其父王穰视其为掌上明珠,从小交她读书识字,王昭君小小年纪,便是琴棋书画,无所不通,特别是那一手好琵琶,弹得令人心旷神怡。

久而久之,王昭君绝代佳人的美名就飘过南郡,飘到了长安。

建昭三年(前36年),王昭君16岁的时候,刘奭下诏,在各郡挑选秀女,以备后宫。南郡的官员选来选去,议定王昭君为第一,上报朝廷。

眼看自己的女儿就要被送入后宫,王穰颇为不舍,连忙向当地的官员表示:“小女年纪尚幼,难以应命。”

这样的托辞没有得到任何回应。对于南郡的官员来说,这可是千难逢的取悦皇上的机会,岂能放过?如果王昭君能得到圣宠,他们南郡官员的脸上也有光。

任凭王穰求爷爷告奶奶,都没办法改变王昭君成为秀女的命运。

这一年,刚过完年,运送秀女的官船就已经在县中的香溪河中等候,王昭君的打扮一新,在泪水中登上了官船,作别自己的父母兄,踏上了一条未知的路。

沿途的美好风景冲散了她第一次出远门的伤感。

三个月后,王昭君到达长安。

她没有见到期盼已久的皇帝,而是被安排在了掖庭居住,成为掖庭待诏女子中的一个。

王昭君虽说貌美绝伦,可偌大的宫廷中,像她这样的女子也不在少数,她的才艺若无机会展示,也是徒劳而已。

王昭君对于自己的美貌也是非常自信的,她自信不久之后就能见到皇上,甚至有可能一夜之间成为妃子。

可当时光像流水一般飞逝而去时,她才明白,在这深宫中,任你才艺双绝,要见一见皇上都难上加难。更何况,当今天子,并非那种好色之徒,而且他深居简出,连大臣都难以见上他几面,更何况她这么一个小小的待诏秀女。

春去秋来,一晃三年过去了,王昭君还是王昭君,只不过她出落的更加美丽,更加丰满了。从一个小丫头真正地长成了一颦一笑皆成美景的女人。

此时的王昭君少了刚入宫时的活泼,却多了一丝深宫中养成的淡淡的哀伤。

谁也不知道,这位风姿绰约的美人要在这深宫大院中熬去多少个年头,才有飞上枝头的机会。三年不算长不算短,对于王昭君来说,却是如此的漫长。

她从来没把自己当成弱女子,她也希望有一天鸦雀变凤凰,荣归故里,让家里的父老乡亲为她感到骄傲和光荣。

可是,都说韶华易逝,世间最为短暂的,唯有女人的青春而已。

宫廷中的女人,除了青春,真的是一无所有。

王昭君的心,越来越苦涩,她从来没有想过,她的人生会是如此。

竟宁元年(前33年),一个惊天的消息在后宫中流传,皇上要遍选宫中女子,挑出其中一个充作宗室女,嫁与呼韩邪单于。

后宫佳丽众多,刘奭如果一一亲自过目,太过吃力,因此,他便命令宫中画师把这些待选的女子画出来,由他来选即可。

最新小说: 恶姐当家:只要脸皮厚顿顿都吃肉 大夏摄政王 三国凶神:曹贼的贴身女婿 大宋第一侯 谁给大明续命了? 谍海青云 开局老婆送上门,从卖肾宝开始发家致富 开局刺杀皇帝:你赶紧灭我九族吧! 大唐小兵 朕就是万历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