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冒出个唱反调的刺头!
苏泽一看。
原来是博士仆射淳于越。
在蓝星的历史上。
淳于越可是鼎鼎大名。
他并不是老秦人。
而是从齐国来的儒生。
当年蓝星历史上,始皇帝焚书坑儒事件。
导火索便是因他而起。
所以此时的苏泽,见淳于越跳出来。
心中不怒反喜。
他要的其实就是这个效果。
不听忠言,残害忠良什么的。
不正是昏君最爱干的事情吗?
没想到在群臣中。
还真有人这么给面子。
“淳于越无礼,竟敢如此顶撞陛下!”
这一次严嵩没让机会溜走。
立刻对这个出言不逊的大臣教训道。
“严大人身居郎中令高位,掌管庭议大事,见陛下如此奢靡,非但不加劝阻,却来指责在下,这是何故?”
面对气势汹汹的严嵩。
淳于越却一点都不带怵的。
“淳于越身为博士仆射,却带头非议国政,其罪当诛!”
严嵩见这家伙嘴这么硬,一点面子都不给自己。
便直接开始扣起帽子来。
反正淳于越这人。
不过是个从齐国来的儒生而已。
在秦廷并没有什么根基。
官职也只是个毫无实权的博士仆射。
和战功累累的护军都尉蒙恬,完全就不能相比。
所以淳于越这个老儒生。
在严嵩的眼中。
不过就是个随时可以被捏爆的软柿子罢了。
就算得罪他。
自己也毫无风险。
不过到底当诛,还是不当诛。
这事情严嵩说了不算。
甚至苏泽贵为秦国之主。
也不能完全操控大臣们的生死。
毕竟在商鞅变法之后。
秦国上至君王大臣、下至百姓商贾。
都养成了唯大秦律是从的习惯。
这也是淳于越今天敢在大殿之上,敢硬扛严嵩甚至苏泽的一大原因。
大秦律中有明确法条。
朝臣在庭前为国事进言,只要不涉及谋反等大逆之事。
那么无论说了些什么,都不可被定罪。
该说不说的。
其实淳于越也不傻!
“眼下虽六国尽灭,但大秦根基尚未稳固。”
“如今西南有蜀国,东南有吴国,北方还有李氏唐国,这三国都是我大秦劲敌,陛下不思破敌之策,却忙着选秀女、盖宫殿。”
“臣恐大秦江山,不久后将毁于一旦!”
“届时朝中这帮佞臣,也将死无葬身之地!”
这时候淳于越盯着严嵩,越说越激动。
“你。。。。。你。。。”
严嵩被淳于越的一席慷慨陈词,呛得话都说不出来。
但一时之间又想不出回击他的说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