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春草帮了院长的大忙,对这小子便心存感激。工作上的事自然也就更上心。
亲自把他带到中医科交给解建明主任,让他好好调教调教。还在例会上隆重介绍,让医院所有的人都知道他余春草是院长亲近的人。
穿上了白大褂,挂上了实习医生的牌牌,余春草的感觉都不一样,认为自己就是公家的人了,走起路来都拉风。
偌大个医院,中医科就两个中医师,一个是解建明主任,另外一位是张医生,张医生还是退休后直接返聘过来的,算是发挥余热吧。跟在医生后面忙的就两个年轻小护士。
余春草的加入,算是给中医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这是好事情,两位前辈也是求之不得,能够培养新人,传承中医,这是他们毕生的心愿。
如今的年轻人都愿意学西医,对中医根本没兴趣。主要是中医没有固定的模式,一时半会的很难有所成就。
西医则是模式化学习,学起来快,只要按流程来基本上没什么问题。最核心的是挣钱快,这点最重要,也是一边倒的原因。
难得有年轻人自愿到中医科来,两位老医生的欣喜并没有表现在脸上,而是约法三章来考验他。看他值不值带。
他们担心这小子和以前的实习医生一样,是三分钟的热度,到时耐不住寂寞,待不了几天就借口拍屁股走人。
什么约法三章,对余春草来说都不是个事,这些无非就是手脚要勤快,不准擅自给病人开药开处方等等。
实际上这些都是他当徒弟的时候,师傅教的规矩。即使两位老医生不说,他也会自觉遵守。
因为他没有医师资格证,就没有权利给病人看病开药,这是医院里面的规章制度,必须遵守。
邓院长早就给他交待过,还让他忍一忍,等培训班一结束,拿到资格证后就可以大大方方坐诊行医。不要急于一时,坏了规矩。
邓院长还说了,中医科的两位医生,别看他们不显山不露水,医术高超的很,跟他们学习,只有好处绝无坏处。
中医科算是比较清闲的,就上午还三三两两有几个病人。余春草的任务就是伺候好两位老医生,这个他在行,伺候了师傅十几年,什么事能做,什么事不该做,他门儿清。做起来也就轻车熟路,麻溜的很。
师傅在世的时候,时常告诫他要虚心学习,吸纳百家之长,每一个中医师都有自己的绝活,学到就是赚到。
余春草现在的心态就是一个空杯的好学心态。从不在两位老医生面前卖弄自己的所学。只是在旁边老老实实看,认认真真听,和自己对比判断有差别就不耻下问,虚心求教。尽最大程度当一个好学生。
中医科的医生们除了日常的坐诊,还要受邀到住院部各个科室去巡诊,给病人们把把脉,开几副不痛不痒的中药辅助西医治疗。
美其名曰中西医结合,为的是增加中医在西医中的比重,达到一定的平衡,另外增加一点收入给中医科的医生护士们发奖金,尽量缩小医生们的待遇差。
工作压力没那么大,余春草一有空就和两位小护士扯闲篇,天南地北地瞎侃,他肚子有的是故事。
十几年和师傅一起走南闯北经历的事多了去,稍稍加工一下,哄小姑凉开心是绰绰有余。两小护士也是乐此不彼,天天缠着他聊天。
没几天功夫,全院护士都知道中医科有个余春草,不仅故事多,还蛮帅的。原本冷冷清清的中医科,休息的时候就会聚集一群群爱卦的护士,围住余春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