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位于羲海之畔,渔业富足粮食满仓,这盛世景象可多亏了当今圣上,也就是我的父皇李胥。我的教引嬷嬷常说我父皇实在是个治国有方的好君王,将原本因为战乱气息奄奄的大魏整治得夜不闭户,万民开泰,做他的公主您可真是好福气。
每次听到这些话,我都只能苦笑几声。除了我、母亲和后妃们这些真正与皇帝有所接触的人外,鲜有人看到,亦鲜有人能理解,我父皇的贤明之下是怎样的心肠﹣一他为王朝付出了无数个日夜,心血皆化在岁月间,什么没都留给自己。
那朝堂之中,身为魏国正主的他,一路,又不知伤了多少手足,忠臣,朋友,女人的心。
其中一人,便是我的母妃陈氏。人人都说,我母妃年轻时与父皇两情相悦,情投意合。母亲入宫第三年便生下了父皇的第一个皇子。父皇对母子二人宠爱有加,母凭子贵,父皇对母妃更是宠爱,退朝后常待在母妃宫中,连折子都命人抱过去批。
不幸,我这位亲哥哥还是婴孩时便因病夭折了。
更不幸的是,母妃后来被宫妇冤枉与大将军隋勇有染,当堂更有所谓偷情的证物、早年的书信...
证据确凿,父皇信了,但念隋将军昔日尽尽忠,王朝仍得用他,只将隋将军派往北疆镇守,却将母妃打入冷宫。
可他却不知,当时的母妃已有身孕,但许是时日尚早,躯体如常,便也无人察觉。
冷宫之中没有太医,直到我的啼哭声响起,人们才知道,父皇添了一位公主。
在那冷宫之中......
算了,尽是往事......
如今,母妃与父皇关系缓和了不少,已经重新得到父皇恩宠。父皇恢复了母亲的名分,赐封号为怡妃,入主枫翠宫。
几年前,母妃又为父皇添了一位小公主,父皇为我的小妹妹赐名昭沁。
豆蔻之年转瞬即至,是时,我同母妃一起住在枫翠宫,这里的一切可比冷宫里要美多了。
一个微微有风的夏夜,我坐在宫闱院下,头顶是点点银河。我在寻找近日书中曾读到的牛郎、织女二星。
熟悉的人影在风里飘过,一双手搭上我的肩膀上力度轻柔,温度也很熟悉。
我笑道:“木狸,你来了?“
自幼时起,每次见到他,虽然蒙面,但他那清澈的眸子都像夜晚墨色的深潭,似乎再多看几眼就会令人沉迷其中,再难脱身。
幼时,住在冷宫的那些年岁,没有伙伴的那些日日夜夜,很多时候我都只能孤身一人在宫殿独开的小小偏门玩耍,连太监宫女看到我都绕着走,不想跟我这个不得人待见的冷宫嫔妃所出的公主扯上关系。
除偶尔溜出冷宫去蹭其他皇子的先生讲习功课外,我常见到的人就只剩这位蒙着狐狸面具的木狸哥哥了,他自称是宫内诸多暗藏的高手侍卫之一,这面具并没有他人知晓。他常会找无人的时间来偷偷陪我聊天玩耍,或为我解答一些经书困惑。
许是错觉吧,相处久了,见不到他总是觉得心底空落。
“琳琅?又来看星星啦?“他笑着朝我走来。他知道,我从小最喜欢的就是抬头看星星。
“木狸,你前段时间给我的那本书上写了牛郎织女星,我想在银河里找到他们。“
“牛郎织女?我的好妹妹,那只是传说罢了,并不是真的。“他笑了。
“可若,传说是真的呢?“我十分认真地问。半晌,他不说话。“这,我还真未曾想过。”他若有所思地说,转身坐在我身边,抬头和我一般仰望星星。
我用眼角的余光看着他,虽然他只说了短短一句话,总感觉那么落寞。是因为今晚有些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