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宫叛乱......”
江枫沉吟了一会。
“并不是什么独立事件。”
“而是叛乱之前,整个兖州大部分官僚,都在反曹!”
语出惊人。
轰!
曹昂的大脑,瞬间一片空白。
在陈宫、张邈反叛之前,曹昂一直留在家中。
对于叛乱前的局势,并不是那么了解。
隔壁。
夏侯惇咬牙切齿。
因为隔壁青年囚犯的话,没有半点毛病。
陈宫等人反叛之前,曾劝说过曹操,不要兵伐徐州。
但曹操不听,执意伐徐。
那个时候,就已经埋下了祸根。
曹操皱眉不止。
他心里不断猜测,隔壁的青年,究竟从何得知此事?
雅舍房间里。
惊骇过后的曹昂,当即追问江枫。
“江先生,张邈跟主公是至交好友。”
“而陈宫也曾救过主公一命,迎主公入兖州。”
“有这层关系在,为何他们还要背叛主公?”
这一点,曹昂百思不得其解。
江枫却直接摆手。
“你说的大体上没有问题。”
“诚然,张邈是曹操至交,而陈宫也曾迎接曹操入兖州。”
“他们固然有自身理由不去反曹。”
“但你要明白一件事情。”
江枫停顿了一下。
“看待问题,不能受限于问题本身。”
“要从整个大势来进行分析。”
“陈宫、张邈等人反曹,是受到兖州反曹大势的影响。”
江枫又给自己倒了一杯酒水。
“兖州动乱之所以能够成功。”
“得益于兖州官场反曹已经是共识这个基础上。”
所谓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先生,何以反曹已是共识?”
曹昂听得心惊胆战。
隔壁。
曹操早已坐立不安。
这个青年囚犯,到底什么来头?
为何能对这场动乱,进行如此深层次的剖析?
不行。
等下得派人去调查一下此人。
不然的话,曹操寝食难安。
雅舍房间里。
“在曹操入主兖州前,本地情况如何?”
江枫笑问曹昂。
曹昂想了一会,道:“当时青州黄巾军窜入兖州肆虐。”
“而兖州刺史刘岱已然战死。”
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江枫点头,道:“不错,兖州官吏迎接曹操入主兖州。”
“并非是因为曹操是优质选择。”
“而是当时的兖州境内,除了曹操之外,没有别的人选。”
“典狱长应当知晓朝廷的三互法吧?”
江枫饶有兴趣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