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张借契上的内容后,曹操顿时就懵了!
他从小在京师飞鹰走狗,接触过的钱号和高利贷也不少。
但他还从来没见到规矩如此多的借契。
看了一阵后,曹操发现其中三条甚为引人注目。
重点内容,明确如下。
壹:借款利息从放款之日起按天计息,每日两厘,若有逾期(一月),每日上浮三厘,计为罚息。(释:利息可用盐或铁和粮食代替)
贰:借款成功后,以本金为基本,扣除一成的手续金。(释:利息计算,以所借本金总数为准)
叁:借款之人,需留下自己六族的信息,以及每个人所居详细地址作为担保。
看过这些内容,曹操当即就傻眼了!
这也太黑了吧?!
先说这第一条,他就从来没有听说过哪家钱号,是按照每天来计息的!
而且,利息也相当高!
一金等于万钱。
按照自己现在借的一百金来计算,那每天的利息就是二十万钱!
若是超时一个月未归还利息,那要增加到三厘,也就是每天三十万钱!
其次,“手续金”又是何意啊?
若是签署了,你还要先拿走一成?
也就是说,此番借贷名义上是百金,自己却只能带走九十金,利息还得按照百金来计算!
最后,还需留下六族所居之处?
怎么滴?
还不上还要找亲人继续还?
董卓在京师杀人,最多株连三族。
你这是比董卓老贼还狠呐!
曹操看着一脸淡然正在喝茶的苏阳,满脸的不可思议!
这家伙看着斯斯文文的,其实是个狠人呐!
对方的意外和惊讶,并没有出乎苏阳的预料。
但事实上,他出手的所有借契,并非都是这样。
首先,普通老百姓和贫苦农户他是不借的。
相反他还会将从大户身上赚到的钱,施舍一些给这些穷人。
其次,这借契的利息和内容,他从来也都是因人而异。
就要眼前的这位孟武来说。
刚才苏阳通过观察此人的谈吐,以及背景。
就断定对方必是精明强干之辈。
而且生意还做到了京师,想必见识不差。
所以,对待这类人时,苏阳就会提高借贷的条件。
而且苏阳认为自己的条件并无不妥。
如今乱世当道,对于天下商贾来说既是危险,更是机会。
自黄巾之乱以来,各地就没有太平过。
各界的商贾,也经常利用这些情况,大发横财。
饥荒之时,就提高米价。
运作盐价与铁价,更是家常便饭。
甚至还有勾结土匪,洗劫村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