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然所说之言,令人振聋发聩。
朱清瑶学着她哥的语气,笑道:“最不可直视的是太阳,还有人心!”
“谁能保证百姓永远任劳任怨,永远接受剥削!”
“谁能保证君王大臣永远清明廉洁,永远爱民如子!”
“谁能保证国家社稷永远安稳无忧,永远不出岔子!”
“但凡,以上任何条件发生变化,洪武帝重农抑商,便是自断朝廷臂膀!”
朱元璋的汗水直流,他感觉到了危险。
秦梦瑶好奇问道:“小姐,可否说得详细些呢。”
“梦瑶啊,你就是熊大无脑!”
朱清瑶羡慕嫉妒恨地看了她那二两肉。
“好比,一个人卖雨伞,每次下雨了,他都能赚钱。”
“可谁能祈祷每天都下雨呢。”
“如果一个月不下雨,他必定会被饿死。”
“但是另外一个人,下雨天卖伞,晴天卖扇子。”
“不管下雨还是晴天,都能赚钱。”
“洪武帝设计的制度,太过极端。若是能士农工商并重,就能多几条腿走路。孔子中庸之道,亦是如此。”
一口气将她哥的话,简单复述。
朱清瑶看到朱元璋一脸震撼,满心欢喜。
装到了啊,爽!
“大明以农立国,农税很重要!但,商税,工税,士绅读书人都要纳税!一个都别想跑!”
“赚钱途径肯定越多越好,只想着剥削农民,迟早农民要造反!”
“我哥搞那么多副业,也是这个道理,今年卖茶不赚钱,那就卖酒,不行再卖饲料,岂不美滋滋!”
“所以说,朝廷的海禁之策,短期不用和倭寇打交道,长远来看是砍断自己的一条腿啊!”
朱清瑶最后总结了一番,加上了自己的见解。
旁边,有炙热目光看着她。
朱元璋叹息说道:“闺女啊,你懂得不少啊,居然看懂了洪武帝的想法,还将海禁之弊,深入浅出。”
“看来你从你哥那学到不少。”
顿时,朱清瑶急了,俏脸上满是慌张,然后大喝:
“胡说!”
“全都是我自己想的,老头你懂不懂什么叫生而知之的英才?!”
朱元璋一副“我全都知道了”的表情。
他疑惑道:“那你和你哥,怎么不把这些想法告诉洪武帝或是官员,听说皇宫外只要敲打鸣冤鼓,就可以上达天听。”
“我们又不是皇族,犯得着吗?”朱清瑶白了他一眼:“老头你蠢啊,皇帝听我说这些,不得杀了我们。”
“那老头可不是好惹的。”
说起来,她眼神惊恐,想起去年在菜市口,看到胡惟庸一家满门抄斩。
那洪武帝,太狠了。
朱元璋没好气笑了笑。
你要不是咱闺女,你人早没了。
他亦下了一个决定,为了大明后代皇帝,总得试试吧。
若真能探索出好的制度,他这个祖宗也算尽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