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这句话的深意,朱雄英不知道,徐妙云岂能够听不出来。
徐国公可是拥兵三十万,燕王又在云南做蓝玉副将,小小年纪便在军中有了些名望,还是藩王。
如此密集的接触,太子这句话,看似寻常,却透露着令人惊悚的味道。
“等等,徐妙云的表现不对,老爹最后这个自言自语的话,等等....对....”朱雄英何等聪明,很快就想通了。
开国公大将和藩王走得太近,这对太子来说,可不是一个好消息。
而朱标先是吹捧了徐达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名望重大,又点出了徐妙云小诸葛的聪明,先将人夸得飘飘然。
接着顺理成章进入正题,让徐妙云和朱棣多多接触,这本身没什么问题,看起来是朱标对弟弟和未来弟媳妇的关心。
但是最后那一句刻意让人听到的自言自语,什么叫做燕王和徐国公交流经验,交流什么经验,造反的经验么?
这可是老四都不叫了,说了燕王的藩王名号,更是将问题加了一个重量。
朱雄英眼睛一亮,猛地想通了。
高!!!
朱雄英不得不说,朱标说话太高明了啊!
不愧是历史上最完美的太子。
随后朱雄英眼珠子一转,跟着朱标屁股后面离开,毕竟办事还是离不开这便宜老爹。
“太子帝王之气,越发浓郁了啊!”徐妙云苦笑。
太子说了这句话,就代表已经开始对徐达有一些不满了。
而太子,可是未来储君,并且还是现在的监国,甭说平日里怎么相处,但是在一般国政上面,若是出现了什么分歧,朱元璋很多时候也都是听从朱标的意志。
朱标不满,徐家就危险了,徐家看似风光,但是,却也同样危机四伏。
朱标回到了太子府书房之中。
在多年前,朱元璋就将一些没有处理的奏折送到他这里,让朱标进行处理,宋濂作为老师指导。
而处理结果会送到宫里,最后朱元璋在决定要不要下发。
但那都是过去,现在都变了。
进了书房,朱标眼珠子都快要直了。
“太子爷,这是皇上送来的印玺,就在刚刚,皇上已经颁布圣旨,着令太子爷监国。”太监早就等候多时了。
“恭喜啊太子爷,有了这监国印玺,以后太子爷也能够如同皇上一样处理奏折了,监管国家大事。”看着沉默不语的朱标,太监笑呵呵道。
朱标嘴角抽动,早知道朱元璋雷厉风行,但是也没想到这么快,这圣旨,怕是朱元璋早就拟好了,就等着这时候拿出来呢。
“本宫知道了,王公公,还有事情么?”朱标询问道。
“自然,等下陛下会送来太子爷处理的奏折。”王公公笑着回答道。
朱标眉心一跳:“爹他不是说明天送来么。”
“皇上说了,他早知道你会这么说,但国家要事不可耽搁,让你帮他早点分担分担。”王公公回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