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绝对没有,最近也就是两个月前找过红玉,从那之后就没有去过了。”薛强开口道。
灯光亮起,薛强看着眼前苍老的面孔忍不住道:“爹,你放心吧,不会被查到的,这件事没有马脚,事情都是朱樉自己做的,唯一知情的红玉也死了。”
“这样最好。”
..............
金陵皇宫,灯火通明。
文武百官步入大殿之中。
此刻这里已经人满为患。
朱元璋虽然提倡节俭,但是该有的东西还是要有的,皇帝五十大寿,总归还是要有些场合还是需要办理的。
每一个官员的桌子上都摆放了一个精美的酒瓶。
这个酒瓶,嗯,也就是一两酒左右。
大概也就是小小的半杯。
众多官员看着眼前的小酒壶感觉有些惊愕。
形似酒壶,就是这容量,有点太小了。
装的是什么?
很多人强忍着好奇心,眼观鼻鼻观心,毕竟此刻皇上还在皇位上面阴沉着脸。
很明显,现在的皇上心情不太好。
而作为曾经百官之首的丞相,虽然告老还乡了,但是在朱元璋的五十大寿面前,还是赶到了。
李善长这辈子,可以说位极人臣,曾经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朱元璋甚至将他比肩为萧何,可以看到朱元璋对他的宠信和看重。
李善长本人更是文武双全,为大明的建立,也可以说立下了汗马功劳。
虽然是已经退休了,但是徒子徒孙,子孙后代都活跃在朝堂位高权重。
就连胡惟庸,当朝左丞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胡惟庸,以前都是李善长的学生,也是李善长一手提拔力荐上来的。
而李善长的儿子,更是在两年前娶了当朝公主。
人生,可以说已经彻底的圆满了。
人走茶凉的闹剧,不仅没有在李善长身上上演,反而是百官越加恭维。
虽然很想舔两下问候一下,但是有着朱元璋黑着脸看着,所有人也都不敢吭声。
李善长的座位,是安排在了胡惟庸的上面。
也算是彰显着朱元璋对老臣的仁义和看重。
“最近金陵可是发生了什么大事?”李善长也算是个人精了。
“秦王殿下闯祸了。”胡惟庸小声道:“最近举报秦王殿下的折子都快要堆满中书省了。”
这也不是什么秘密,众人皆知。
李善长倒是已经习惯了,心里松了口气,仅仅是秦王闯祸了,那就不是大事,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既然没什么大事,李善长就稍微有些放开了,看着眼前摆放的小酒壶问道:“此为何物如此精致,看着群臣皆有,许是图案不同,还与官袍之图案相同,莫非有何说法?”
以前的大场合,可从来没见过,难道最近几年他远离朝堂所以落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