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天 > 古代言情 > 帝国荣耀之大唐天子 > 第五章 勇冠三军

第五章 勇冠三军(1 / 1)

金装锏如雷裂顶,黄骠马追风踏阵。上回咱们讲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侯君集等人于玄武门主杀太子和齐王,最终取得太子之位。而作为秦王手下武力第一的秦琼却并没有太过谣言的表现,战后总结封赏也不多。千百年来让人疑虑秦琼是否真正参与了这场政变。这期咱们就来分析一下大名鼎鼎的门神是否卷入到这场兄弟之争中。先来做做必要的功课研究一下秦琼的履历:秦琼,字叔宝,齐州历城人士(今山东济南),初为隋将张须陀部下授建节尉,须陀败于李密后降瓦岗为帐内骠骑,后王世充败瓦岗军后降王世充为龙骧大将军。唐伐郑,因不耻王世充为人而归降李唐,官拜上柱国,进封翼国公。贞观十二年病逝,陪葬昭陵!秦琼一生可谓“琼漂零半生,难逢明主,今幸得遇公,愿拜为义父”。好啦,开个玩笑。秦琼的人品还是很值得肯定的,岂能是吕布这类有奶便是娘的人所能比较的?只是隋失其鹿,天下群雄并起,押哪支股收益最大确实令人难以抉择,毕竟当年关二爷也被迫降曹了更何况秦二哥呢,要求不要那么高嘛。

秦琼之勇武,确实让大家有目共睹。《旧唐书》秦琼传中载:“叔宝每从太宗征伐,敌中有骁将锐卒,炫耀人马,出入来去者,太宗颇怒之,辄命叔宝往取。叔宝应命,跃马负枪而进,必刺之万众之中,人马辟易,太宗以是益重之,叔宝亦以此颇自矜尚。”这段话说明秦琼勇武异常,深得李世民的喜爱和欣赏。然而为什么李世民登基后,尉迟恭封赏最多,秦琼不仅封赏少,甚至降低了各项待遇,在凌烟阁中也是位居最次,完全不像是主和臣忠的状态啊,就连魏征都比秦琼排名高。这里面又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目前广泛流传的有两种说法:一种是以正史记载所述秦琼参与了玄武门之变;另一种说法是秦琼并未参与到这场兄弟之争。两种说法各抒己见,听起来似乎都有道理。那么是否真如史书中记载的一样呢?下面让我们来一探究竟。

秦琼此人功绩主要还是在武德年间,毕竟武德年间天下尚未一统,各地诸侯割据、烽烟四起,这就给了秦琼建功立业的机会。唐高祖李渊对秦琼有多钟爱呢?他曾经肉麻的对秦琼说:“愿意将身上的肉削下来给秦琼吃。”毕竟以秦琼的能力,在哪都可以吃一碗饱饭,当然秦琼不是要饭的,人家是靠实力说话的。

武德二年冬天的第一场雪,比以往时候来的正早一些,刘武周部将宋金刚率军攻陷浍州,前锋尉迟敬德、寻相兵锋直指柏壁,李世民亲率三万精兵平叛。我大概搜索了一下,浍州始由北周设置,治所在今天的河南省固始县境内;唐时在今山西省翼城县重置州府,翼城县靠近背靠临汾,南邻运城、三门峡,是控制陕、晋、豫三省的绝佳地带,而且是那个时代从关中进入太原的必经之路。太原是李唐的龙兴之所,现在老家都被人端了,你说莱里能不着急?李渊很愤怒,后果很严重,李唐集团第一平头哥李世民表示很气愤,并表示这简直是土匪行为,深深伤害了大唐集团各位股东的故土情怀,割裂了董事会与创业基地的深厚关系,叔可忍婶婶不能忍,并表示一定要让刘武周付出代价。

不久后永安王李孝基被在夏县吃了一场败仗,于筠、独孤怀恩、唐俭被寻相、尉迟敬德等人抓了俘虏,几名高级官员沦于敌手,狠狠的打了李唐集团的脸面。真以为大唐集团好欺负吗,是时候展现真正的技术了。早有耳闻尉迟敬德是当世的猛男,对付这种猛男型选手,那就必须使出李唐集团的“王炸”——秦琼先生。兵部尚书殷开山、马军总管秦琼于美良川(今山西闻喜县境内)设伏,准备打尉迟敬德一个措手不及,让他知道知道什么是猛男的力量。这是两位门神之间的第一次对决且也是最后一次,以秦琼的完胜宣告了真正的结果,唐军斩首两千余级,打的尉迟敬德抱头鼠窜。至于出土的秦琼之子秦怀道墓志铭中所写的秦琼于美良川擒获尉迟敬德,我认为此时完全就有点扯淡了。首先以尉迟敬德归降唐营后的嚣张态度来看,他并不是被擒获而是被逼降的可能性较大,一个俘虏再厉害也不可能位居凌烟阁武将之首,更何况打瞎任城王李道宗的眼睛都没有被惩治;其次新旧唐书及资治通鉴中,并未对此事进行只言片语的记载,仅凭墓志铭难以断定敬德被擒是否属实,况且秦琼之子秦怀道的墓志铭为其子秦景倩所书,对于已经亡故的祖父秦琼进行吹捧也是很有可能的;最后秦琼和尉迟敬德能同时成为李世民的门神,说明敬德武艺并不在秦琼之下,而是与秦琼相当,秦琼打败敬德是可以的,做到生擒却有很大难度。

言归正传,秦琼此战胜利的意义是至关重要,他扭转了唐军在整个北方战场上的颓势,挽救了低落的士气,为李唐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知道当时的李唐集团可谓节节败退。据《旧唐书》高祖本纪载:武德二年闰二月刘武周侵犯并州、朱粲杀唐使散骑常侍段确;九月右仆射裴寂再次败于介州,右武卫大将军姜宝谊战死(玄武门之变后秦琼才被授予武卫大将军之职),并州总管齐王李元吉惧战弃城而逃导致并州陷落敌手;十一月窦建德攻陷黎阳且占据山东,俘虏淮安王李神通和左武候大将军李世勣;十二月宋金刚袭击夏县,俘虏永安王李孝基、总管于筠、工部尚书独孤怀恩、唐俭等。这半年以来,李唐集团成了天下最大的大怨种,使作为人才培训中心总经理的李渊很没面子。而此次秦琼击败尉迟敬德,深入贯彻落实了李渊的指导思想,明确了加强军队建设的强军目标,打破了唐军绣花枕头的不实言论,为建设和平统一的大唐集团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充分鼓舞了唐军近半年以来低落的士气。李渊高兴的差点抱着秦琼原地转圈圈,为了表彰秦琼的丰功伟绩,老李赏赐给他金酒瓶,并且肉麻的说金银财宝也不足以彰显你的功绩,我的肉可以给你吃,更何况子女和财宝呢?

秦琼也是很对得起李大董事长的信任,曾经不可一世的刘武周被他轻松打垮,光复并州后李渊一激动,直接封赏上柱国的荣誉称号,评为特级战斗英雄。随后又跟着李世民征讨王世充、窦建德,每临阵便是率数十骑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一致好评。削平了王世充,进封翼国公。如帝国之羽翼,展大唐之雄威,如此大才,岂能不受皇帝之喜爱?要知道此时的尉迟敬德还在秦王府当杂工,别说爵位了,连个荣誉称号都没混到。

至于秦琼是否参与玄武门之变,目前史学界众说纷纭。据我考量秦琼应该是参与到了,但是却没有表现得如战场上那般积极主动。属于消极怠工,出工不出力的那一类型。下面来阐述一下我都理由:.新旧两版唐书及资治通鉴、秦叔宝传等都有所记载秦琼从诛隐太子及巢王李元吉,那正史不信该信啥呢?有人可能会说正是也有可能是经过李世民指导思想后编写的,那为何不修改李靖和李世勣的传记呢?这两位在军中的地位并不比秦琼差。.秦琼作为秦王府大将很难袖手旁观,且他也上了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必杀名单。但他却更加忠心于李唐社稷,他的人品是纯洁的。比如他鄙视王世充人品便会毫不掩饰的请求离开,绝不会为王夏卖命。又如魏征曾评价秦琼是国家栋梁、社稷之臣,是良臣而非忠臣。.《旧唐书》长孙顺德传记载秦琼与长孙顺德于玄武门外共讨建成余党,说明他只是出来收场的,李渊对他有大恩,他实在是做不到向老李的儿子下杀手,但是对待长林兵就不一样了。他是武将,是国家的重臣,不是私人的打手和杀人机器。

那么玄武门之变时秦琼去哪里了呢。我个人认为可能有以下几个去处:其一、他受命和程咬金去接手李元吉的兵权,毕竟此时的李元吉已经成为北征突厥的大元帅,手里握有皇帝李渊赐予的调兵符,如主帅突遭不测,谁能保证这些兵马不会人心思变呢?这个时候派遣军中大佬秦琼去接管军队,是再好不过的选择,所以他没出现在玄武门的战场上。其二、他奉命镇守秦王府,保卫长孙皇后及秦王幼子们的平安。李世民也是人,他也担心会受到太子党的报复导致妻子被杀的可怕后果,更何况太子党大将薛万彻、谢叔方等人在门外扯着嗓子喊要去秦王府杀人。其三、接掌宫廷禁卫军,此时的皇帝老子是李渊,宫廷禁卫虽说有可能被李世民收买,但我想总不可能全部被收买吧?毕竟造反这种事情是知道的人越少越好,毕竟大家现在跟着老李有吃有喝,何必跟着李二凤奔着那虚无飘渺的荣华富贵呢?玄武门喊打喊杀的,老李不可能一点消息也没有,然而禁卫军却没啥动静,既不出来稳定局势也不现身护卫皇帝,那只有一种解释了:皇帝和禁军被分别控制了。禁军多为百战精锐,能被轻易控制的,只能是皇帝亲近且信任的大将,而且此人必须武艺高强且在军中威望很高,这个重任非常人所能比,此时李世民身边,唯有秦琼能够但此大任。

从战后总结封赏结果来看:长孙无忌、尉迟敬德、房玄龄、杜如晦、侯君集摇身一变成为国公。且说武德年间的国公都是靠军功起家,而这五人仅仅靠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红利便成功上位,食邑一千三百户,成为贞观年间的大功臣。后来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入场券,也是以玄武门功绩大小来进行排名的。而秦琼,消极怠工却被李世民看在眼里,战后不仅赏赐没有,仅仅得到一个左武卫大将军的名誉称号外,就连高祖武德皇帝封赏的三千户食邑也被压缩成实封七百户,搞得秦琼很是郁闷,闭门十二年不出,一个靠勇武著称的大将,一夜之间,竟然被迫生病,从此不再过问政事。曾经被武德皇帝宠上天的秦琼是个聪明人,他知道一朝天子一朝臣的道理,逐渐退居幕后,于贞观十二年病逝于长安。所幸李世民当初与秦琼建立了深厚的革命友谊,活着的时候为李世民守门,薨逝后为李世民守坟,改封胡国公,追赠徐州都督,赐谥曰“壮”,陪葬昭陵,算是李世民为偿还这位老战友的一丝情分吧!

$(".").la().ala("halfHi");iou(fu(){$(".oE").la().bfor("点击继续阅读本小说更多精彩内容,接着读

最新小说: 东北那些年的往事 scp:我编造基金会,收容登神 军工帝国,开局猎杀全球鹰 综漫:成为弑神者的我只想摸鱼 综武:武修文,开局拿下郭芙一血 祁同伟是我儿子,欺负他试试? 四合院:六二开局?不,嚣张开局 怒分拜金女,转身蛇精义母到家 钟小艾请我去酒店,关侯亮平屁事 崩铁:曝光催泪场面,开局流萤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