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昭阳睁开眼,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身体,苦笑一声:“殿下,正月初四如何?”
朱元璋亲眼目睹了于昭阳的变化,有些惊疑不定:“你这……怎变成这幅模样?”刘基也很慌乱,毕竟在杭州时于昭阳二十余年容貌无改,这不过几息,就成了这般模样,惊的话都说不出来。
“殿下,在下不过是泄露了天机,折了些许道行罢了。”
“天机?不过是算算日子,怎么这么严重?”朱元璋还是不信。
“一国之始,如何不算天机?在下已然沾染了这世上最大的因果……”于昭阳还没说完,刘基突然厉声喝到:“寿命!小先生!你折了多少寿命?”朱元璋也反应过来,若是于昭阳说的是真的,拿刚才那情形,于昭阳损失的必定不是他所说的道行,而是寿命!
于昭阳心想事已至此,不如装个大的:“不过是长生路断绝罢了,小事,小事。”
刘基听完,跪伏在地上,大哭道:“先生,何至于此啊!此等日子,我也能算啊,何必为此断绝大道……”
于昭阳起身对朱元璋行了一礼,说:“殿下,在下已将黄道吉日测出。不知在下可否向殿下讨个恩典?”
朱元璋还沉浸在震惊中没有回神,听闻此言,说到:“咱也没想到会让小……先生受如此大的损失,不知先生所求何事?”
于昭阳指了指还在哭泣的刘基,说:“刘老先生与在下有旧,在下想救刘老先生一命,可否?”
朱元璋听完没有言语,审视着二人。
于昭阳又说:“相信殿下也看得出来,刘老先生已是年老体衰,这些日子刘老先生的所作所为在下亦有耳闻。如今大事已定,北方蒙元朝廷摇摇欲坠,消灭蒙元也只是时间问题。既然刘老先生已不合众人心意,不如请殿下开恩,让刘老先生告老回乡,如何?”
朱元璋仍未说话,还在思考。
于昭阳叹了口气,这老朱到底是在多疑呢还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呢?只好继续说:“当初在下在杭州与刘老先生相识,曾传授他些许治世的道理。如果殿下愿意,在下可留下来为殿下讲述这些道理,不过有些许条件。”
朱元璋这才认真的看了于昭阳一眼,若是于昭阳没提条件想要留下来,朱元璋就怀疑这是针对他的一个阴谋,而于昭阳主动提条件了,反而能打消朱元璋的一些疑虑:“咱也不是刻薄寡恩之人,不知先生有何要求,尽管说来!”
于昭阳心想,可算有的谈了,又说:“在下所求只有三件事。第一,刘老辞官后请殿下派人保障刘老安全。第二,在下不会入朝为官。第三,从此以后,殿下不得向世人告知在下的存在。”
朱元璋有些不解:“这第一点好办,这第二第三,是何原因啊?”
“在下已沾染了天大的因果,若是再让世人所知,在下身死道消怕也在顷刻之间了。”
朱元璋点点头,觉得有些道理,又问:“先生所说,孤是信服的。今日时辰尚早,不如先生就在这先来为咱授一课如何?”
于昭阳扶起刘基,说:“殿下估计一开始把在下错当道士看了,既然如此,在下这第一课就先从老子开始讲起吧。不过在这之前,不如先让刘老先生回家休息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