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捡漏,收获最大的可不是那青花瓷,而是这个。]
王东在直播间展示了手中的铜钱。
“五枚铜钱而已,有什么可值得稀罕的。”
“我这里多的是,顶多这是大五帝钱,但瞧着也不像。”
“小五帝钱也不是,主播打眼了。”
“要么就是普普通通的五枚铜钱,要么就是别人高仿的铜钱。”
“哈哈哈,打眼了。”
“爽,主播打眼了。”
直播间满是幸灾乐祸,为王东打眼高兴。
王东摇了摇头。
[宝子们,你们错了。]
[好好看看,我这五枚铜钱,有什么不同?]
“不同?不过就是上面有五个人像,后面胡乱画着一些图画而已。”
“主播在故弄玄虚而已。”
“他真以为他是考古专家啊。”
“呵,主播不说出个所以然,兄弟们取关一手。”
“就是就是,取关来一手。”
[别急。]
王东摆手示意。
他拿出那五枚铜钱。
不慌不忙以红绳将其系好。
然后一一将其展示在直播间内。
[你们好好看看,侧方有什么。]
“看不懂,那是什么字体,不认识。”
“有谁懂的,出来说一下,顺带打一打主播的脸。”
“打他脸最想看了,让他嘚瑟。”
“这是隶书,汉代沿袭了秦代的小篆和隶书,但是隶书的使用在汉代达到了高峰。”
“嗯,这咱也听说过,隶书在汉代发展鼎盛,民间也盛行使用隶书。”
“这位仁兄一说,我也想起来了,汉代使用的,就是隶书。”
等到直播间水友纷纷讨论出结果后。
王东出口惊人。
[你们对了,也错了。]
[汉代的确是隶书的发展最为鼎盛,也的确是最流行的字体。]
[可是汉代初期呢?]
“汉代初期?闻听汉朝盛行隶书,这和汉代初期有什么关系?”
“隶书从秦朝始,也是从小篆演变而来,汉朝将其发扬光大。”
“所以,汉代使用的就是隶书。”
“主播又要胡言乱语什么?”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
[汉代初期,沿用的依旧是小篆,而且,小篆一直到西汉末年,才没有继续使用了。]
[而这五枚铜钱上面的字体,都是用小篆书写而成。]
“我看着就是隶书啊,这咋成了小篆了?”
“我看着也像,但可能是我对咱历史发展的字体研究不够透彻,看不出来。”
“主播,给讲讲。”
[先看字形。]
[小篆呈现长方形,以,匀圆的线条为主,隶书将其简化,匀圆的线条变成了平直方正的笔画。]
[再看起笔。]
[小篆圆劲均匀,粗细一致,横画竖画等距平行,隶书蚕头收笔燕尾。]
[说到这,你们看出来区别了么?]
王东说道。
“诶,这么一说,还真是,铜钱上的字体和隶书有些许的差别,不仔细看,还真看不出来。”
“若真是小篆的话...”
“五帝钱一般用楷体书写,这是用小篆,一般不熟悉的人会以为是仿造的。”
“所以,那位老板认为这五枚铜钱,就是仿造的,根本就不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