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身感受到没有知识的重要性。
才能叫他有所领悟。
所以他就那样一个个叫孩子读书,以后做一个有出息的人。
也许,格局不同,现状也不同。
那时学校条件还行。
记得那时从小学到高中,都在一所学校。
那是村办的一个学校,是公立学校。
那时上学都是免费的。
学校校舍也很不错,都是一面倾的砖瓦房。
一排很有年代感。
那时上学都是自愿的,但还有的不愿上学,有的上几年没兴趣了,就不念了。
雪龙一直在念,那时他刚上小学一年级。
记得他上学是哥哥带他去报名的,就被学校收了,那时学校教室里连一把象样的桌子和椅子都没有。
记得老师就领着他们在外面树林里上课,在学校树林里挂上黑板,老师就给我们讲课。
然后,就一起动手,在老师的带领下,和泥搭桌子,造凳子,用了几天时间,课桌和凳子都搭好了,也干透了,大家才搬到教室里上课。
那时虽然那样,但也没觉得苦,还反而觉得很不错,一直在那里上完小学和初中。
回想起那个年代的学习经历,觉得很踏实,没有虚的,就那样实实在在的走了过来。
时代不同,感官就不同。
现在的学校,那条件相差悬殊。
可觉得那时的学校,有一种务实感。
至此,那时虽然环境艰苦,可读书没有多大压力。
就象习以为常,那样快乐的度过每一天。
那时学校,给人一种亲和感,喜欢叫人接近它。
有一种不可缺的一种向往,渴望在这里培育出更好的秧苗。
这里是希望和美丽的摇篮,是每个孩子非常向往的地方。
也可以用绿树成荫来表示蓬勃美丽的春天,也可以用嫩绿代表秧苗的成长。
老师也非常负责任,那样执着一心一意的执教,有的老师非常认真,还专门把学生带到家里给补课,补课一分钱也不要,都是勉费的,可和现在老师相比,就大相径同。
那时老师都是那么诚恳教学,从不把自己的利益得失放在身上,有的还不是公办老师,是民办老师,可教起学来不比谁差,最主要他们身上有那种责任和品质,叫人佩服。
学生们也爱在那环境下学习成长。
现如今,一切都转变了,学校也以挣钱为主,老师有的更不象样,为了个人的荣益和金钱,不惜牺牲学生为代价。
那样敛财似的教学。
为啥呢?人咋都钻入钱眼里,把教学当成挣钱的一种工具。
悲哀呀?
回想起那时上学的快乐时光,真感到特幸福。
雪龙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是上天赐予的幸福。
也许是年代不同,人的观念不同。
那时虽然环境艰苦,可人都有一份责任心,一种向上进取的精神。
那时就象时代不惨杂任何因素,在一步一个脚印的发展。
学校也不例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