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茹啊,你壹大爷在后院照顾老太太呢。”
“出什么事了,这么着急?”
秦淮茹一听,立马刹住脚步。
“壹大妈,后院去当兵的那个李爱国回来了!”
“我去街道上,问我儿子工作的事,碰见了。”
“他好像是退伍了,街道上准备安排他进厂。”
壹大妈一下,就明白了秦淮茹为什么这么着急。
知青下乡的风,已经刮了两年了。
秦淮茹家的棒梗,今年已经初中毕业了,学习成绩不行。
高中没考上,要是还没个工作,那就必须得去下乡插队当知青。
为了棒梗工作的事,秦淮茹求了厂里大大小小的头头。
都没个结果。
红星(第三)轧钢厂,可是上万人的大厂!
这年头,谁家的孩子,不是照着四五个的生。
排队等进厂当工人的厂子弟,起码上千!
加上这两年刮风,厂里效益本来就不好,产能过剩的厉害。
放出来的名额也就七个。
连车间主任家的孩子都拿不到名额,只能乖乖下乡。
棒梗又怎么可能有名额?
这两年,不管是易中海级工的名声,还是傻柱认识的大领导的话语权,都不值钱了。
急的秦淮茹头上,都多了几根白头发。
壹大妈很明白,秦淮茹这么着急找她壹大爷,是盯上李爱国的工作指标了。
现在退伍兵的安置,是依照哪来的回哪去的原则。
农村兵就回农村,城镇兵就回城镇。
城镇兵的好处就是,能够被安排工作。
名义上,退伍兵的工作指标,是不能够买卖转移的。
但办法总比困难多不是?
这些年,经历的大大小小的事。
秦淮茹对于易中海,是有些盲目的崇拜的。
“淮茹,你先进屋坐着,我这就去后院,把你壹大爷替回来。”
良心上,壹大妈觉得这事很不对。
但聋老太太如今躺在病床上起不来,只有他们两口子照顾。
这让同样没有孩子的壹大妈,产生了严重的忧虑。
生怕自己临死的时候,孤零零的没人管。
越发的坚信自家男人,把傻柱和秦淮茹一家绑成自家养老人的想法。
如果能帮秦淮茹的命根子棒梗,拿到工作,不用去下乡,这是多大的恩情啊!
秦淮茹感激的冲着壹大妈点头。
院门口,叁大爷竖着耳朵,把俩人的对话听了个干净。
他没有再往前,而是转身,急匆匆的招呼着叁大妈。
“老婆子!”
“老婆子!”
“出事了!出大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