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大明臣工(2 / 2)

“既然太子殿下能救一人,就能救百人,只是看太子殿下愿不愿意罢了,或者说,看这些人值不值得太子殿下解救而已。”

“前两天老夫曾见了宋先生一面,且与宋先生聊了一会,宋先生现在在全力的研究汉语拼音,可是听宋先生所说,工作量太大进展并不太顺利,而且还说到之前未能推行的针对普通百姓的孩子的教育事情,说是陛下在问,如果汉语拼音推广起来等不等让普通的孩童更快的学习等等事情,宋先生回到,可以是可以,但是就算汉语拼音研究出来后想让更多的人受教育,还是需要更多的学堂和老师。结合今日太子在府上说所,不知诸位有何看法。”

说完后,留下沉思的众人,偰斯端起茶杯开始品茶起来。在座之人,都是大明翘楚人物,很快便明白偰斯所言,都在给心中暗骂偰斯老狐狸,但诡异的是大家却都不约而同的沉默了下来,就连刚才叫的最欢的户部尚书范敏署也不再吭声。

良久之后,还是有人沉不住气的说到“此事只是偰大人的一番猜想,是不是真的还是无法确定。”

“其实,要确定此事不难,只需向太子殿下禀明有人愿意教授平民之子,就可知道一二。只是知道了太子殿下的想法后,后续如何却是麻烦。”工部侍郎说到。

其实大家都明白,如果太子殿下同意此事,那么就代表着文人们要向陛下妥协,以后天下百姓极有可能都有受到教育的机会,这样的话,他们的后代将失去对普通百姓的一些优势,而且会受到其他文人的排斥,毕竟他们之前好不容易扛住了朱元璋的压力,没有对普通的百姓进行施教。

但是如果不同意,那么现在狱中之人必死,而更关键的是他们在坐之人,会不会被胡惟庸牵连而坐牢,谁也不确定,如果现在不倒向朱元璋,万一自己也被捕,那么自己岂不是也要到地狱去陪胡惟庸去。

但现在在坐之人毕竟还未被抓,因此心中总是抱有一些侥幸心里。

“不可,古语云,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此先例断不能开。”户部侍郎说到。

又是一阵沉默,众人还是没有达成一致,聚会便只能草草了事。

当天晚上,朱元璋正在审批着奏章,毛骧突然进来对着朱元璋说到“陛下,今天吏部尚书阮畯、户部尚书范敏署、礼部尚书偰斯、刘三吾等人下午去了东宫见了太子,晚上又一起到刘三吾府上相聚。”

“哦,他们都说了什么?”朱元璋停下笔来,抬头问道。

毛骧随将众人在刘三吾府上说说之事一一到来,竟是丝毫不差,要知道众人议事时并没有让下人伺候,就算门口也是两个稍低品级的官员守着,就怕所说之事被皇上知道,结果却是徒劳无功。

这时候锦衣卫还没有成立,但是朱元璋已经有此想法,并借着胡惟庸案来试探毛骧的能力,听了毛骧的汇报,朱元璋淡淡的说到“你明天去查下户部侍郎是否与胡惟庸案有关。”

“是,陛下。”毛骧作为朱元璋的亲军检校,自然明白朱元璋的意思,可以说不管户部尚书与胡惟庸案有没有关系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朱元璋认为他与胡惟庸案有没有关系,可以说,朱元璋的一句话,就已经将户部侍郎下狱了。

至于说冤枉不冤枉的,在朱元璋看来,只要能够实现自己想法的,就算是冤枉的又如何,锦衣卫指挥使毛骧也是活生生的例子,在朱元璋需要的时候,他是风光无限好,但是等他感觉锦衣卫已经没有存在的必要时,又随便找了个理由将毛骧赐死。

第二日早朝结束后,户部侍郎正像往常一样向外走去,结果刚出殿门后,便被毛骧带人拦住去路“李大人,请跟我走一趟,有人揭发你跟胡逆造反有关。”

“冤枉啊,陛下,冤枉。”户部侍郎闻听此话立马大声喊冤,虽然锦衣卫未设立,但诏狱已立,进了诏狱的,没有多少人能扛过去。

“大人冤不冤枉,我们自会查明,带走。”毛骧淡淡的回了一句,吩咐手下带人离开。

只留下面面相觑的众朝臣,尤其是昨晚参与会面的众人,更是内心惶惶。

最新小说: 毁童话:开局大灰狼,力挺小红帽 四合院:捡漏从养孩子开始 一分没花,你侯亮平抓我? 骑士:谁把浮将军剧本给E总的 刷美漫短视频:奥丁人麻了 影视:力挺乔晶晶,黄亦玫求加入 人在四合院当锦鲤运气好点不过分 超神:开局融合世界符文! 人在奥特:我加坦杰厄,变成了光 开局扮演毛熊大帝参加白月光婚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