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的兵力,一直不足,也一直未能尽灭张士诚、陈友谅的残部。这两股势力,长时间在海上飘着,还与樱木勾结,成为倭寇的一部分。
无奈之下,大明选择了最怂又最无奈的策略,闭关锁国,实行海禁,只与周边藩属国,进行朝贡贸易。
这种局面,不是皇帝一张嘴,就能立刻改变的。
除了从长计议,也没别的办法。
所有的大臣,几乎都附和,劝朱元璋冷静,从长计议。
朱元璋的目光扫过众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说道:“无需十万水师,只需三五千兵力就够用。”
哄!
整个大殿,宛若炸锅一般。
大臣们怀疑自己听错了,或者说错了。
陛下想说的,应该是三五万吧。
三五万兵力不算太多,但若战船够高够坚固,火炮威力够猛,也不是不可能。
十万水师,其实对于海战来讲,是非常庞大的一个数字了,武将们主要是考虑登岸之后的陆地战。
但三五千兵力,是绝对不可能的。
别说灭樱木了,哪怕冲上岸,也能被樱木士兵一口一个唾沫给淹了。
那是人家的地盘啊,三五千兵力,就想荡平整个樱木?
“陛下想说的,可是三五万兵力?”
平安将军忍不住问道。
他是朝中老将,资历高一些,厚着脸皮提醒朱元璋,最关键的兵力数字说错了。
朱元璋轻哼一声:“你们没听错,咱说的,就是三五千兵力!”
大殿内,再次一片轰然。
朱元璋的声音,再次传来:“三五千兵力自然不够,但若让百姓修缮渔船,随军作战,兵力问题,就可以解决。
一旦上岸,大明将士与百姓,在樱木所得财货,朝廷留七,百姓得三。所得粮草,以战养战!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朝廷还可免除参战百姓三年的赋税。
如此,兵力、钱粮不足问题,不就都解决了?”
朱元璋基本是把朱高炽的想法,原本不动的搬了出来。
当朱元璋说完,整个大殿内鸦雀无声,落针可闻。
所有的文臣武将,纷纷瞪大眼珠子,望向朱元璋的方向,他们想看看朱元璋是不是中邪了,却又不敢与皇帝对视。
哎哟喂,那个难受啊!
乖乖哟!没听错吧,皇帝的意思,是要怂恿老实本分的百姓,去当海寇?!
这特么是一个皇帝能说出来的话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