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部尚书和很多大臣一样,怀疑皇帝脑子是不是抽抽了。
否则,怎么可能提出如此荒诞不经的想法?
但直接问皇帝脑子是不是有病,肯定是不敢的,就绕个弯子,问皇帝是否召见过御医。
周围的大臣纷纷摇头:“没听说召见御医呀。”
大学士解缙皱着眉头说道:“近日很多和尚、道士入京,陛下不会召见了哪个妖僧、妖道,被忽悠了吧。”
旁边有官员附和:“近日京城有不少老人,被江湖骗子骗光了棺材本,得多多提防。”
朱元璋年纪也大了,莫不是哪个妖僧妖道,跑到皇帝跟前胡说道?
这种可能性不是没有,最近佛道两家,争夺权益,正是闹得最欢的时候,什么招都可能用的出来。
反正皇帝自己,是不可能想出这种馊主意的!
在场的都是朝中重臣,天天跟皇帝相处。皇帝解决问题的大体思路、路数,大家都摸的门清。
但今天这一出,根本就不是皇帝的风格。
也不知道是哪个混蛋,给皇帝出的馊主意。
大臣们现在并不知道,朱元璋并不是被什么江湖术士给忽悠了,而是受到了朱高炽的影响。
朱元璋不想把倭寇这个难题留给朱允炆,而他又很清楚,自己年纪已经大了,能活多久都没个准,他没办法像年轻时候那样,按部就班去攻打樱木。
朱高炽的想法,正好剑走偏锋,从某个程度上,契合了朱元璋的心理预期。
“等咱知道是谁给陛下出了这么个馊主意,非将他剥皮抽骨不可!”
平安将军愤愤的说道。
平安将军不但是跟着朱元璋一路打过来的老将,还是朱元璋的义子。
他也跟其他大臣一样,感觉朱元璋可能被什么人给忽悠了,内心气愤不已。
皇帝都敢忽悠,胆子是真肥啊!
根本没人往朱高炽那边想。
大家只听闻朱高炽冲撞了陛下,发生了争执,不小心发生一些言语上的错误,被下了大狱。
不过,大家估计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等皇帝气消了,自然也就放出来了。
大家平时的注意力,都在太孙朱允炆身上,基本没人关注朱高炽,跟他也基本没有什么利益瓜葛,也就没人替他求情。
谁能想到,让皇帝道出如此惊人之语,甚至打算发动一场国战的,不是旁人,正是朱高炽,那个平平无奇的胖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