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义上,太子监国,实际上,处处受到掣肘,并不能像皇帝那样放开手脚。
朱高炽早就想过这个问题,根本没有最好的时机,索性,就现在吧,一款农作物的推行,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早点干些正经事,百姓也能早点受益。
就在朱高炽琢磨土豆的时候,府尹一家遭到查封,府尹在狱中畏罪自杀的消息,很快就在整个官场上传开,引起不小的风波。
府尹毕竟是一个三品官员,而且他还是应天府这个京师的府尹,本身位置就比较敏感。
此人出事,牵动了不少神经。
朝堂中的文官武将,也微微有些诧异,毕竟,前一天还在同一个奉天殿上朝,结果下了朝,就被打入大狱,然后,畏罪自杀。
乍看有点儿像宋国公冯胜,无罪赐死,然而,细细剖析之后,却发现他与宋国公截然不同。
宋国公是因为朱元璋要为朱允炆铺平道路,所以,要提前除掉这些手握大权,威望极重的老臣功勋。
但府尹不一样,府尹他是触怒了皇帝,选择了站在东宫那边。
而就在府尹被打入大狱之后不久,在全城搜捕的士兵,就在捕快的指引下,抓到了那名漏网之鱼。
此人根本就不是什么倭寇!
府尹在撒谎!
这背后,另有猫腻,凶手,另有其人!
而皇帝陛下,却不再查了。
燕王世子这个受害者,也没有主张继续替自己伸张正义。
大家,全都默认了凶手,就是倭寇,但所有人都很清楚,凶手,根本不是倭寇。
再联想奉天殿上,东宫太孙那拙劣的表演,聪明点的大臣,已经能够推断出一些大概。
那么,府尹,就是真的该死,也必须死。
别的不说,府尹犯了欺君之罪,怎么处罚他都不为过。
而安排人攻打燕王府,朝堂上那拙劣的演技,显然也是与东宫配合好的,公然在奉天殿,站在太孙那边,欺瞒老皇帝。
府尹死的并不冤枉,只是在官场也算混了那么久,怎么就阴沟里翻船了呢?
大臣们也就是一阵唏嘘,并没有太当回事儿。
官场上这种事情太常见了,根本不足道也。
宋国公死在前面,秦王又被宫女毒死,府尹这点事连新闻都算不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