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大早,猴子带着钱财和人员向东走前往京城开封府,
剩下的二万余人在折知轩率领下继续浩浩荡荡向西行
沿途经过石州(山西省离石县)、夏州(今内蒙古乌审旗白城子)、宥州(今内蒙古鄂托克前旗东敖勒召其古城)都是在城外拉起“投降不屠城”的条幅,不听话直接炮击警告,折知轩用这二板斧开道。
因为消息总是比人先到,这几个州的守将和百姓都听说了这支突然冒出的宋军,简直就是恶魔,不投降破城后直接屠城,而且那火炮特别厉害,任何城墙、城门都能给轰炸开,所以这几个州都纷纷在城楼上飘起白旗投降。
当然了,他们还是非常懂规矩的,投降后便打开城门,然后接火枪队进城,便开始对全城进行大规模、全方位、无死角的搜刮一次。
将所得的金银财宝、丝绸、粮食草料、战马、牛马车辆、宋人都全部送出城外慰问宋军。
而宋军也是非常守信用,接收到财物后,就原地驻扎城外,绝对不会进城骚扰。第二天一大早便自行离去,都不用当地州府催促。
经过一路劳军,此时的宋军财富迅速增加到金三万两,银五十二万两,丝绸十六万匹,牛马车近万辆,粮食三万五千石...
然后这样平淡而无奇的日子终究没有过多长时间。
正当折知轩率领着五万多人的军民朝盐州(山西盐池县)进发时,西夏国的反击也终于到来了。
盐州有乌池、白池、瓦池等,这可是西夏国的命脉所在,这里所产出的青白食盐,那可是大宋食盐价格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宋夏战争一直不经断,其实本质目的也就是经济战争,西夏靠着老天爷赏饭吃,大量的青白食盐卖给大宋,那食盐在大宋可是战略物资,不仅是家家需要的日用品,更是在没有成熟保鲜技术情况下,在食物上涂抹上食盐,可以大大增加食物的保鲜期。
大量的西夏青白食盐倾销大宋,严重威胁着大宋的盐税收入,于是便开始贸易封杀,而遭到封杀的西夏国经济马上陷入混乱,那就只好去宋夏边疆打秋风...
说白了就是西夏国通过其特产青白食盐卖给大宋,大宋自己产的食盐市场价格四十五元一斤,而质量好的西夏青白食盐市场价格才四元一斤,那大规模西夏食盐进入大宋国内市场,必然会严重影响大宋本国的食盐产业。于是大宋朝廷便开始了对西夏国食盐禁运。
让西夏国赖以生存的食盐贸易让大宋用保护国内企业的名义掐断了,西夏的统治阶层便采用了暴力手段开始威胁大宋边界城寨,试图让大宋屈服,重新放开西夏青白食盐,所以一切战争都是为经济而服务。
...
西夏国京师兴庆府(银川市)皇宫内。
国主夏崇宗李乾顺、掌握兵权的庶弟察哥、大将李良辅、梁国正献王嵬名安惠、濮王仁忠、舒王仁礼等人齐聚一堂共同商议宋军进犯边境一事。
“真的是反了天了,一向弱爆的宋军,竟敢突袭我大夏城池,还踏马的给老子来了个惨无人道的屠城,这是建国以来我们羌人最大的耻辱,大家说咋办吧。?”
夏崇宗李乾顺边摔杯子边朝众人撕心裂肺的叫道。
说起这个李乾顺也是一个狠角色,三岁登基,被母后梁氏和舅父梁乙逋共同以辅政名义当做傀儡。